我没离过婚,也非出自单亲家庭,只是讲三个切身经历的故事。
一
我的小学时代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最后一次家长会发生在1999年的夏天刚刚开始的时候,南方的夏天闷热难耐,下午6点天还亮着但不是特别明朗。小伙伴们都在操场上玩耍,我还记得有人特意拿出最新款的四驱车来“测试”,男孩们都很兴奋地围观,却没注意到角落一个女孩哭了,哭的很伤心,大家追问之下才知道她家里没人会来参加家长会,她的父母离婚了。
我仍然记得十几个人去找她妈妈时候的场景,天已经微微的暗了下来,南方小城的街上少了一些行人。妈妈已经重新组织了家庭,在太平天国侍王府的遗址前开了一家餐饮店,距离我们学校不到500米。
妈妈把孩子一把搂入怀中,破口大骂前夫的种种不是。
很多年之后我才知道有抚养费这么一说,但过去了这些年,我忘记了很多人和他们的名字,却仍然记得这个女孩,记得她那种嚎啕大哭,记得500米却走了很长的路。直到现在,我才会去想,在那个炎热的下午,当所有人都在嬉笑怒骂的时候,她一个人在操场上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不敢把自己童年的心智投射到她当时的情景之中,在那个炙热的下午去思考如何度过这个难关,也从未想过没有家人去参加家长会是怎样的感受,所以我也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
只是当我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站在操场上看着面前这个抽泣的女孩,突然一种莫名的难受。我们爱猫,我们爱狗,我们却爱护不好自己的家人。一个人的下半生并不是一定要以孩子为100%的重心,但生而为父母,又有多少人真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过他们遇到的那些无法解决的困境呢?
二
我的小学同学中有一对双胞胎,哥哥比弟弟多一颗痣、弟弟比哥哥活泼些,其他地方长的一模一样。我们经常在学校后面的一条小巷内追逐嬉戏,玩一个叫“小便人”的游戏,撒一泡童子尿,一堆人搭着肩膀围上去,谁没站稳碰到地上的尿渍就是“小便人”,他只有抓住下一个顶替者才能甩掉这个“尊称”,我曾经做过“小便人”,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在一群狂欢的人中体会孤独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双胞胎兄弟从没做过“小便人”,因为他们的腿好像是天生那么长,永远跑在最前面,放肆地大笑。
后来他们的父母也离异了。我们最后一次玩这个游戏,在巷子的那一头,父母把兴致勃勃的兄弟俩各自叫走,他们低头无语,像是陌路人一样分道扬镳。
我们就看着这一切的发生,成年人说小孩不应该早恋,不应该参加补习班,不应该过早尝试那些成年人的嗜好,我不知道让孩子体会那种自己无法理解的对与错、爱与恨、同意与反对是否有利于他们品格的磨砺,但我认为这样的分离不亚于在他们之间筑起的柏林之墙。
也许没有父母的时候,他们才可能像兄弟一样回到过去,我不知道,因为我再也没玩过那个游戏了。
三
大学的一个同学由父亲独自抚养长大。
在刚入学的一次团建会上他谈到了自己的母亲,一个和他没有任何关系、就算有也是亏欠他的女人,我仍旧记得咬牙切齿形容这个“坏女人”,啊,她做了那么多坏事,不然又怎么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儿子,哪怕她要求见面,也必是在冷漠与对抗中度过。
我在他的眼中看到的不只是愤怒,还有一种扭曲。
在日常生活中他是非常正常的,但我能感觉到那种异于常人的狡诈、对待他人尽力掩饰的不屑。有一次期末考试,他和一个同学交换答案,别人把答案给他,他抄完了扬长而去,头也不回地抛下承诺。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求偿”心理抑或享受施虐弱者时的快感,更不知道是否和他在单亲家庭的成长经历有关,但我把这个看做一种人性上的异常。
在学校我和他保持距离,离开了没留任何联系方式,也许他是可怜的,但首先是危险的。
四
我们那一代人的童年中《还珠格格》还只出了第一季,周杰伦与SHE刚刚成名,911事件吓坏了所有小伙伴,却也看不懂针对美国人的示威游行。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前我们是青葱懵懂的,但我们的父辈却没有那么幸运,社会阶层及意识形态的剧烈变动,很多人在一夕之间被抛出体制之外难以生存,很多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夜暴富,价值观的错乱影响了当时的婚姻观念,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家庭和懵懂的我们。在那个时代,人生的童年往往要经历诸多磨难,未婚先孕被扔在厕所、重男轻女不考虑其他孩子的感受、一不小心被拐到深山老林,有些苦难来源于时代,有些苦难则来源于成年人的“恶意”,而这些“恶意”中也许只有父母的反目能够给一个旁观者的记忆都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有人会说父母的聚散对孩子的影响并不是绝对性的,该吃喝吃喝该玩乐玩乐。实际上,0-12岁的人格塑成,12-18岁的人格矫正和家庭成员的参与度有莫大的关系。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半封闭式家庭社交文化,孩子因为缺少父爱或者母爱的关怀,使其无法认识到“爱”的意义、掌握“爱自己”与“爱别人”的能力对他的生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带来影响。
也有人会说婚姻是否继续孩子不是唯一的考虑因素,不平衡的家庭结构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这一点我认同,婚姻关乎自己的幸福,不幸福的婚姻也很难给下一代带来真正的庇护;正如这次的王宝强事件,从媒体现有的信息判断宝强对孩子施加父爱正面的影响力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他的女儿),当然我不指摘任何人的家庭教育方式,实际上家庭暴力及冷暴力对孩子的危害更甚于父母离异,在这两者之中做一个选择本身就是伪命题,只有在最开始的时候端正自己的三观及择偶观念、在婚姻过程中保持阳光、积极的心态应对问题,才能解决这种“无法避免”的悲剧。
最后,我认为还有一种势力对孩子的伤害是无形却冷酷的,那就是社会舆论。再以这次王宝强事件为例,媒体为吸引眼球和点击率把王宝强的孩子放到群众“口诛笔伐”的风口浪尖,借亲子鉴定反复炒作事件,满足受众的某种心理。这种心理就是如果孩子是马蓉与宋喆所生,那他们也应该付出代价,这种心态非现代社会所应有,因为我们应该已经认识到:“无论如何,生而为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我觉得这种宽容应该不是一种过分的要求,媒体作为公共知识的载体,是否应该有一点点的道德底线,稍微有点知识层的格局,而不是散播那些常识性的谣言,为了一点小小的收益全然不顾包括宝强在内无辜者的感受,不然和马蓉之流又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