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接触“断舍离”,就是“扔扔扔……”,断舍离,第一步开始了空间的物质减少。没过多久,又开始“买买买”,因为有的东西是真坏了,必须换;或因为新的产品出来了,没抵得住诱惑。反反复复,反反复复。
迈进55岁的门槛,”断舍离“又有了不同的坚持。
物尽其用——内心安定
身边几个朋友,在厨房中深耕若干年,让我这位才开始对厨房有兴趣的"后来者“颇为佩服。夏季来临,我家里会有生虫的米面,一边扔掉一边内疚;有时候禁不住“多买一件更便宜的”诱惑,留在家里的那些东西有时候也会过期……有朋友做榜样,我也开始慢慢走上“正规”。自己做馒头、包子,做着做着就越来越有成就感,搬家后的不方便就转化成了有利条件;换了新的破壁机,所有的粮食类不断补充,每一次绿豆、红豆、花生……随心投放,既有营养又不浪费,更顺手的是,装粮食的玻璃瓶都是平时买醪糟、枸杞等的包装瓶。蔬菜也是,自从听了毓的营养搭配,剩的一根胡萝卜、一把豆芽、一块土豆……放在一起搭配,不浪费也不会一次性做量大的菜(不怕剩一点一根),妥妥的物尽其用。
有了这样的开始,万物一理。买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用品,然后满心欢喜地使用,真正做到长期主义地实践,既不浪费空间又满足自己的使用效果。最近为自己新入一套茶具,买的时候对于价格有点迟疑,但是每一天喝茶的时候手触摸的感觉、眼睛看过去的舒服,就能接受了——摆在那里就是一件自己喜欢的艺术品,更何况颜色的变化证明着时间的流淌,也是一种器物的价值。

欲望减少——内心笃定
断舍离最高的层次肯定是内心的断舍离——内心安静之后开始观照自己,内心满足之后外物需求就少。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给予的影响也小,不能做到时时守住自己的心,至少能尽快回到自己的生活轨道,所以欲望少,想占有的东西少,购买欲少,身边的东西增加的就少。再谈断舍离不是物质的事情,这时候的断舍离就在头脑里了。
安静下来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很明确。就像女人买衣服,走进商场前想买一件短款羽绒服,就会循着目标去,而不是在售货员的推销下又买了毛衣、丝巾等本不需要的东西……当然如果能做到对外物无所求的境界更厉害了,我做不到。但是欲望的减少就是安静生活的基础,不再受更多的外界的干扰。
原来不管是在生活的哪一个层面,不管是想干一件什么事情,最终都是在修行啊,修自己内心的笃定和安静平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