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不易,全凭演技

我:接下来你想玩什么呢?

多多:玩冰淇淋的游戏

知道多多想玩橡皮泥了,玩这个最烦人的就是多多说’妈妈我不会’,之后就差不多我在做,他在等成品。

于是我:老师接下来我们上什么课了呀,是橡皮泥课吗

多多:嗯,是的。(上钩了)

我:老师,橡皮泥放在哪的呀?

多多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能力感很充足。哎哟哎哟的把一大包橡皮泥从他头顶高的柜子里拿出来。

每次开密封袋最烦人的还是’妈妈,我不会开’,

于是我先下手为强,假装撕不开:老师这个怎么打开的呀

带娃不易,全凭演技!

多多:是这样子的为(最近染上了江阴普通话腔,我直到上大学,大学同学模仿我讲话,我才知道,我的普通话有的啦,的为的结束语)用力

然后很用力很有耐心的在打开包装袋

打开后说:看到了吗?会了吗?

之后玩起橡皮泥,我也是一路示弱:老师我不知道做什么?老师你做的什么呀?你怎么做的,教教我吧?

后来我做了一个圈圈,我说:老师,你看,我做了一个圈圈

多多:嗯,不错么

我:老师,这个圈圈怎么做比较好呢?

多多:这样一戳

我:怎么戳,教教我

多多拿着一块橡皮泥压成饼,然后用棒戳,然后扭着想弄出个大洞来,但是橡皮泥粘着,根本没办法。

我:好像这个方法不行

多多:没关系,重新来(要是以前就嗯嗯~发脾气了)

后来我引导说:这样搓一搓,变成一个长条,然后捏一捏,好像就变成一个圈了

多多:你说对了

于是多多拿着我的橡皮泥捏了个圈圈来:好了,圈圈做好了

我:老师,我们做几个圈圈呢?

多多:10个吧,你自己做

我:10个呢,太多了,我不要(求情)

多多:不多的,20个才多,10个不多的

我:那你教教我,我们一起做

多多答应了。于是他一边教我,一边一起做,我们每人做了4个。

做圈圈的时候

我:我们现在数数看一共做了几个了

多多数了一下:8个

我:我们一共要做10个,现在做了8个,我们还要再做几个呢?

多多拿出他的手指,扳出8个来,继续把剩余的手指数出来:9、10

多多:妈妈,还差2个(这就是孩子的思维过程,平时我在面临同样的问题时,我会假装我不是很会,把我的思维过程说出来,多多当时不会马上运用,但我知道他听进去了,过段时间,他自己就会运用起来)

完成后,多多看着10个圈圈:妈妈2+4+4=10对吗

我:嗯,对的(我一看,2个黄圈4个粉圈4个蓝圈,多多总会很自然的把生活联系到数学中去)

灵机一动,机会来了,今天的主题不就是数学么,10个圈就在我面前,机会来了,10以内的加减法妥妥的。

于是,我:我们来玩个藏一藏的游戏吧

一听游戏,小孩子的眼里都是放光的

多多:好呀

我:那你先闭上眼睛

多多照做,我把一个圈圈藏了起来,然后让多多猜少了几个,少了什么颜色。然后增加难度,互换角色。

如果之前遇到多多:妈妈,我不会。我会心理很烦躁:这个小孩真烦人,明明会的还说不会,我已经给你足够关注了,还嫌关注度不够,独立性真差!可是同一个多多,两天的反应却截然相反。是因为孩子一夜之间成长了吗?肯定不是,而是我的态度转变了。

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错误的成人。面对孩子的问题,这个问题真的是问题吗,还是说我可以调整我对于孩子问题的反应模式?面对孩子的问题,是应该把焦点放在改变孩子上呢,还是说把焦点放在完善自己的成长上?毕竟一个人不能改变另一个人,只能通过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去影响别人。

我们需要创造性的去引导孩子,尤其是孩子还小的时候。其实孩子是很容易引导的,我们引导不来,是自己智慧不足,或者说你自己固守着一些教育模式,懒得去改变。

在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游戏场景的切入,就是从现实中一对母子的互动,立即切换到了一个游戏的场景里。孩子是抗拒不了游戏的,哪个孩子会不想玩游戏。所以多多立马劲头足了,老师赋予的角色需要也使得多多能力感倍增。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让改变柔和的发生。通过角色扮演,让多多瞬间有了掌控感,疗愈了一天幼儿园生活的规矩、约束,而所谓的问题,也自动消失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目前各种世界构成都是假设,无法进行实践检验。佛教三千世界,道教三十三天外天等。好像只有儒家,以民为天。在我...
    天南诸郡阅读 376评论 2 3
  • 远山近柳同一色 天高地远何所求 摒弃一切烦和恼 齐抛大河向东流
    素笺晴语阅读 1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