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于Medium)
标签是个神奇的东西。你可以经常看到它附着在物品上,仅仅是被附着那就还好,那上面写着一些数字、文字甚至符号等等,犹如猴子们的排列组合游戏。物品经常被这些标签无情地代表(甚至掩盖)他们的属性,一支牙刷的标签上的数字在大商场远比在超市贵,但是打折的时候又比平常便宜。一个煮开水的热水壶,有的商场贴上「热水壶」,有的贴上「电热壶」,虽然是同一个东西,但是叫法完全不同。于是,物品就这样被标签代表了(即使标签不准确),没有标签,这一切(价格、属性、名称等等)瞬间就坍塌成了薛定谔的猫的状态。
任何物品都会被人为地加上标签,人也不例外。
有人说,人是孤独的。这没错,因为人心不是一个布告栏。人总是会有孤独的时候,而这些时候注定了他和别人的不同。但不可否认,没有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是喜欢孤独的,即使是隐士克里斯多夫·托马斯·奈特也主动跟背包客打招呼。人是群落动物,假如喜欢孤独的心没有战胜社交甚至生存的欲望,大家还是倾向于会找到自己的圈子。甚至维罗妮卡不也有个伴么?
那么,如何结伴呢?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如何结识新的朋友呢?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假如真想结伴,看起来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是:自我介绍。
而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大部分人为了简便,会采取一个行动:自我贴标签。
几年前,当我还是在校学生(大学狗),有段时间痴迷于非学校内的活动。在参与各种活动中,我发现了一些比较有趣的现象。一种是提倡人不应该被自我贴标签;一种是鼓励参与者为自己定义标签。
那么这两种谁孰优谁孰劣?
但实际上,无论贴抑或不贴,这个标签就在那,只是上面的描述的多少罢了。人,既是密封又是开放的。纵然看不到有何辉煌过往,但从谈吐便可以得知肚里油墨几何。旋即,互相交往的对象就会给对方贴上标签——说人话就是第一印象。虽然,这种武断的做法向来不提倡,但是大脑会自动选择最简单的途径,直接跳过“辩证”这个环节。以上是别人给的标签,而自己给自己贴标签来自于「反馈」。一是接受了别人给的标签,一是从别人对于自己做事的评价而得到的总结。例如,我喜欢捣鼓机器,听到别人说:Geeks都喜欢捣鼓机器(别信,我杜撰的)。于是,我就认为我自己是Geeks。所以无论从主观还是客观的角度而言,标签像是一个与生俱来同时又不断与时俱进的“无附加价值”的物品,该物品的唯一价值就是证明你的价值所在,即使上面有所夸大,最终还是露出马脚。
回到孰优孰劣的问题上,据我观察,问题的前者是提倡个性化自由发展,而后者更注重于自我探索。这两种并不自相矛盾,因为他们都在极力避免着一个问题,就是我的标题——自我标签化。
首先,我必须定义一下我所理解的自我标签化。自我标签化,不是“自我标签”-化,而是“自我”-标签化。既然人是有标签的,就会引发自我标签化的现象。正如我上文所说的,标签是与时俱进的,但你能想象有一天标签更新得异常地慢甚至停止更新的情况么?这种情况可以用来解释我说的自我标签化。
理论上来说,标签里的属性虽然是有限的,但是远远大于一个人的获取新标签的速率与生命长度的乘积。而且,有一些标签不可共存,例如无神论者和宗教人士。我把这种不可共存的标签称之为:同一分类属性的元(sub)属性。如:宗教信仰类下的元就有,无神还是信教。当然,无神论者还有好多种,有神论者也是,所以就又会发展元属性下的元属性,可以称之元元(sub-sub)属性。这些树状结构的属性构成了人的标签,但对于自我标签化来说,这开枝散叶的速度就有点慢了。
自我标签化把标签和被附着物体之间的关系弄错了。标签本是为了体现被附物体的价值而存在,所以,它并不就是物体的价值,也不是物体的预期价值,充其量就是物体当前的主观以及客观的价值体现罢了。当人处于自我标签化的漩涡中,有部分人会把标签当作自我价值的一个预期,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标签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具体的表现就是,一个人假如被众人认为是自卑的,很有可能他就会一直深陷自卑中,甚至衍生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如何避免自我标签化现象?刚才比较孰优孰劣的时候,我已经给出了一种可能性:不要标签化自己,或者通过更加深层的自我探索有利于避免自我标签化。
同时,也不要太在意客观标签对于自己的影响,毕竟人的成长离不开外界的反馈,很多主观的标签是建立在客观标签的基础上。所以,下次有人直接给你一个标签时,不要太耿耿于怀,笑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