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12个字,不再为"祖辈带孩子的事儿"犯愁

前言

“吐槽”祖辈带孩子的不-妥-之-处,那真是个一旦打开,三天三夜都关不上的“话匣子”。今天想和大家一起聊聊,在处理这些事情上的一些心得体会。

小案例

米粒儿的爷爷常常会随着自己的心情来带孩子。一时兴起的时候,会允许米粒儿站在茶几上跳舞。虽然方式我觉得不太好,但并没有马上制止,而是“静观其变”。

后来有一次,爷爷忽然就意识到这样危险,又不让米粒儿在茶几上跳舞了,孩子哇哇大哭,爷爷抱着怎么哄都不行,眼看着就要搞不定了!

这时候我连忙跑过去,抱起米粒儿,“萌萌滴”说道:“啊呀,好伤心哇,不明白哇,为什么上次可以爬茶几上跳舞,这次又不行了呢?”

米粒儿听了我的话,立马停止了哭泣,连连点头。(妈妈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啊!

爷爷恍然大悟:啊呀,是爷爷不好,上来玩吧,爷爷保护好你!

案例解析

孩子哭泣的原因:爷爷的规则随意变化。

交涉最终的目的:纠正爷爷:不可“随意变化”规则。

祖辈和父母的规则不一样,这个没关系,孩子能够分得清。但如果大人根据自己的心情、喜好随意变化规则,是不可取的,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每个人带孩子可以有不同的底线,但是,不同的底线连带着不同的责任:如果允许孩子上茶几,那就必须时时刻刻保证好安全。

发现大多数爸爸妈妈,与祖辈在“带孩子方式”问题上发生冲突时,会发生这样两种状况:

“针尖对麦芒”不欢而散,无功而返。

“吐槽”无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我安慰放宽心。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今天我要送给大家12个字: 暂且搁置,伺机行动,一击即中!

为什么要“搁置”?

不恰当的育儿方式必定会带来麻烦,让祖辈切身体会到“自己给自己下了一个套”,要比直接对他们说有效得多。

给自己思考的时间。

改变需要一个过程:暂时的搁置,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

要如何“搁置”?

“搁置问题”并非不管不顾,而是要:静观其变,不断思考。当祖辈由于自己“不当的方式”造成难以处理的麻烦时,爸爸妈妈需要抓住机会及时“点睛”

在表达的时候切不可幸灾乐祸、冷嘲热讽,一定要本着:对祖辈困境的理解(做好共情),委婉地进行表达。

祖辈对自己的认同,就是在这桩桩件件“帮他们脱困”的小事中,积累起来的!


婚姻、家庭、育儿咨询,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心语心乐心理咨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