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往事如烟
“你真的跳下去了?那后来是谁救了你?”我面色一变,明知屈原还好端端地坐在对面,心里还是莫名地紧张。
屈原狡黠一笑,“不告诉你。”我的心突然一阵温暖,那笑容像绽放的鲜花,洁白的牙齿泛着明亮的光泽。
这样的笑容,我已经许久没有见到了。
“阿平,别多想,让自己开心些。”我凝望着他的眼睛,平静地说。
或许是一声久违的“阿平”勾通了他的记忆,屈原的眉心逐渐舒展开来。
“我也想。”他的声音转瞬低沉,“可我实在做不到。”他的目光苍茫邈远,“如果可能,我多想回到以前那些快乐的日子。”
“我从来没变过,以前的阿秀永远都在!”我对视着他,有不容置疑的决绝。
其实,我比他更想回到以前那些单纯的日子。
那时的我们是多么年轻啊!
郑家和屈家都是夷陵(宜昌)的望族,又是世交。屈伯父兼任着三闾大夫,管辖着楚国屈、景、昭三姓贵族的族务,加上当今太后出身屈家,身世甚是显赫!父亲是一个小小的丹阳(秭归)县尹,但舅舅魏格高居楚国左尹之职,让人自然不敢小觑。
屈伯父携屈原来拜访时,我根本不用回避。和长辈们谈完话,屈原总会和我攀谈几句。
那时的屈原还以名行世,叫屈平。他的学识、礼仪、相貌都是圈内一等一的翘楚。我们谈诗论文,品评时事。往往我说了半句,他就接出了下半句。而他说的,我同样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有时,我们只要会心一笑,互视对方,就好似什么都明白了。
他已经写过很多诗,小有诗名。自我们熟识后,此后无论他哪一首新诗,我都是首读。我品评时稍有异议,他必定千改万改,否则绝不肯传抄出去。
时光流逝,我们的心越靠越近。到后来,每天不见他一面,不说几句闲话,我都觉着心里空落落的,不知这天该怎么过。
我坚信,我们会这样一直好下去,越来越好。直到屈家下聘,直到郑家允亲,直到洞房花烛,直到儿女绕膝……
我遽然俏脸一热,霎时红了满头满面。
可惜这是南柯一梦。
好些年后,父亲私下问我,“你对当年的事后悔过吗?”
我坚决地摇摇头,不置一词,目光却慢慢凌厉起来。
父亲面色一凛,一声叹息,也跟着摇摇头。
他猛然想起,我不止是他的女儿,还依然是怀王最爱的宠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