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白浅影

高中时幼稚的文字>

  十二月的天空,总是无情的浅蓝。蓝的苍白无力,却又使人遐想天空之外。嗯,是十八岁了呢。

  十八岁,这该是种怎样的节点,使你我如此感叹。是长大了?是成熟了?似乎是,又似乎不是。我们一直在长大,无论你多少痛恨或期盼,长大总是不紧不慢的长大着。我们只是需要一个普通的数字来过渡。可十八岁,总和那所谓的爱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说爱情是一场青春的逃亡,那只是看着伤痕累累情意绵绵,其实日久而渺渺。人和人的缘分牵绊大抵都是另一个人的美好强加,像杜撰出的相逢,明明萍水匆匆总有人却赋意深深。“恋”没错,可错在了“早”。

  不知谁说过,当一个人懂得一颗钻石比一颗玻璃球更值钱的时候,那么他就可悲地长大了。是长大了,可为什么可悲呢?长大的孩子懂得每天没心没肺的笑,可他心里不一定欣喜;长大的孩子拼命落泪之时,又会懂得用嘴角的笑意说:“都过去了。”痛苦之时,表面不一定伤心欲绝。我们渐渐用虚假的坚强,伪装内心的脆弱,总以为百毒不侵可又总有万箭穿心。多少苦痛一人默默承担,以为这是长大,可夜深人静之时,又不知湿了谁的枕巾。

    这便是长大吧,既有荆轲只身入虎秦的悲壮,又有“竟无语凝噎”的柔骨。

    早在十八岁之前,就有人把学校比喻成充满希望与温馨的围城。于是从那时起我就习惯性的眺望远方并不澄澈的天空,手中紧紧握着坐井观天的幸福。只是,我悲伤地发现,我渐渐模糊了一些关于美好的定义,比如朋友,比如承诺。如果十八岁之前的一切都是一切梦,至少让我在岁月的痕迹中看清梦中曾留恋的风景。可十八岁的我回望,却只看到嫣红飞舞的灰白的残景在现实中堙没的悲哀。

  我渐渐沉默,也渐渐习惯用60°走路,我无法确定这种角度,我只知道这种安全感在记忆的呼吸中无法遗忘。我渐渐明白,教室给我以牢笼和自由。如果以自己的座位为圆心,以十八年的流光为半径,用记忆画一个圆,置身其中,我们便能看到青春的缩影。我一直相信梦想是擦干眼泪的微笑,平静的无波无澜。可我总是试图埋在题海里的头稍抬得高一些,我知晓青春的头颅不只是为题而生,可是我害怕。害怕所有的期盼会变成泡沫般的虚幻;害怕所有的憧憬变成雾中楼阁;害怕离桌面远一些,那个拼命追求了好多年的梦想就会变得若隐若现。就如我摘下眼镜,面前便是朦胧美的风景。

    闭上眼睛,阳光洒在脸上的感觉很舒服。十八岁,十七岁,十六岁的阳光都一样。不要神话十八岁,它只是一个象征意义的存在,真正的成熟和长大是内心的觉醒。可阳光毕竟是曼妙的,在这些时候,我总是对未来产生触手可及的错觉,莫名其妙的想,只要再把脚跟抬高一点点,把手臂再伸前一点点就会穿过这几个月的距离,穿越浅浅的影,碰到未来真真切切的样子,从心里涌上来的恐慌清楚地告诉我,这不仅仅是十八岁。这是多少年间独自窥探梦想的颠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六儿推开玻璃门的时候,我们一群人正在唠嗑。 听见门上的风铃响的嘈杂,都回了头。风尘满面,疲惫不堪。我们看到的就是这...
    落微阅读 345评论 0 1
  • 我相信 相信小鸟的鸣叫是歌唱 我相信 相信雨后会有美丽的彩虹 我相信 相信严厉的父母也曾可爱 但我唯一不相信 暴风...
    杨安劲阅读 207评论 0 0
  • 你是尘土, 看不见你 却无处不在 你是阳光, 需要你 却无法靠近你 我以为是空气, 廉价 却不可或缺 我以为是绿叶...
    XiXiaoya阅读 141评论 0 1
  • 当你的大脑不存在某个概念时,你倾向于不去思考该领域的问题。更可怕的是,当你大脑的概念是错的时,你倾向于用错误的认知...
    卡卡瑞阅读 1,126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