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富论》,相见恨晚。
我读的版本是郭大力的译本,翻译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因而是半文言半白话的风格。我自己感觉读来还好,不知道为何豆瓣评论一片骂声。
大家都知道这是本经典,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稍微了解的知道书中有分工交换,有“看不见的手”的概念。当我读完第一篇,才发现自己以前的认识是刻板的,书中不仅是经济学内容,也道出了很多人类历史和社会演进的真相。对我们个人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这些内容在我看来反而更有价值。
好,我们现在说说第一篇的内容。作者开篇就点出生产力进步效率提高是分工的结果,然后举了一个制针的例子,从铁块到针成品,有很多加工步骤,一个人做所有步骤,是很低效的。现在我们进行分工,一批人同时作业,每个人专注其中一个步骤,效率大大提高。因为减少了步骤切换的时间耗费,长时间专注一项也更利于技能精进。
我们不知道人类分工合作是天性还是何时习得的,不过我们知道因为分工交换,我们和动物们不一样了。我们的需求和欲望是无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膨胀,有了分工,我们就可以专注自己的一块,其他的通过交换和购买来获取。每个人都通过分工找到了自己相对更有优势的一方面,来打磨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也就提高了。
最一开始人类物物交换,这样很直接但也很局限。后来慢慢演进,过渡到一种大家都认的中间物。贝壳家畜鱼干烟草都做过这种媒介,到后来基本上文明国家都采用了金属,主要是金银铜,也就是货币的诞生和发展。
这样就解决了交换的便利性的问题。交换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确定交换两物的比例。没有货币之前是物物之间的多少大小,有了货币就转化成了这个东西能换多少钱。
劳动是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这是亚当斯密给出的答案。要生产出某种商品,需要投入劳动,有的投入多,有的投入少。耗费劳动多的,价值更大一些,要交换等量劳动的话,就能换的消耗劳动少的商品更多的数量。劳动是抽象的,不容易评估和理解的,多少多少钱,数字化了,这个是我们容易理解的。这样大家努力劳动创造价值,然后去换取货币,购买产品和服务,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这个循环就建立起来了。
今天我们都知道了钱的好处,虽然它只表示商品的名义价格,真实的价格是劳动衡量,但是大家都认钱,我们也就不怎么区分了。但我们还是要知道它们是有区别的,正是这种区别,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每一个的生活。
我们努力赚取更多的钱,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自身。因为钱多能支配的资源就多,也就是能支配的他人的劳动就多。我们交换购买也是为了省掉自己制造要付出的辛劳。本质上是获取更多的劳动支配权。于是就有了购买力这个问题。因为货币毕竟是一种中间媒介,不管是当初的金银还是今天的纸币,其自身的价值都有一个变动的问题,而纸币总体却是贬值的,货币的发行权国家掌控,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里就不展开了。
没有资本以前,交换价值里只包含劳动,大家都是用勤劳汗水换取所需。有了资本就不一样了,拥有资本的人,可以雇佣劳动者,用他们的劳动来生产商品。这样商品上市后价格里,一部分要补偿劳动者付出,成为他们的劳动工资,抵偿了原材料成本,剩余的就归了资本所有者,这就是利润的来源。因为组织劳动付出资本生产,是有风险的,你要先生产出来,然后再拿到市场上销售,中间的时间差就是一种未知的风险。利润就是对风险的补偿,也是对资本所有者的激励。如果土地私有,占用土地还要支付地租。这样价格就包含了三部分,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土地地租。
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分工带来的社会化生产,交换的便利性,利润的追逐,都使生产作业越来越集聚化。于是城市慢慢产生了,人们离开土地开始从事制造。生产的每个环节都有劳动者从事劳动,每个环节也都有资本投入。前者只赚取自己付出劳动的工资,相应的雇佣者付出也只是雇佣的每个劳动者工资叠加而已,是一种单利效应,但资本要求每个环节都有利润,否则也不会有资本的投入,一层层追加下去,这就是一个指数般的增长,是一种复利效应。长此以往,差距越来越大。价格中利润的部分和工资的部分,也要有相应的反映。对于利润的需求,能更大的抬高价格,这一点我们就看iPhone中苹果公司和河南代工厂各拿多少就好了。
城市的集聚,分工更复杂,交换更方便。资本的规模和投入都更大,于是也就带动劳动者的需求增大。对周围地区有一种吸引,本质上是一种抽血。人力物力都向城市集中。今日城市发展,我觉得背后农村的付出也不能抹杀。而且我们国家土地是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对于价格中地租这一部分,我觉得也是有反映的。房地产用地为什么对地方财政那么重要,曾经矿山等开采所得利益,有没有惠及全体,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探讨的,此处不展开。
第一篇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点,就是作者提到劳动工资最高的地方,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地方,社会还处在进步富裕的途中,劳苦人群的生活也会好一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断地做大蛋糕,这一点也很好理解,增长带来分享利益的机会。所以我希望我们祖国继续闷声发财,继续好好发展。对于我们个人也是如此,保持进步,状况越来越改善,幸福感肯定会越来越强。停滞了懈怠了维持现状了,也会很麻烦。
一切改良中,以交通改良为最有实效。
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今天的高铁里程占到世界60%,能释放多么大的潜力。更好的连通,意味着更多交换协作的机会,意味着更大的市场和更多潜在需求的开发。再加上我们这么庞大的人口和统一国家带来的统一市场,相当于整个欧洲加美洲全部零关税了呀。这又会释放多大的增长潜力。
食物,不仅在世界上,构成了富的主要部分,并且对于其他各种财货,附以主要价值的,亦是食物的丰饶。
我们一切的基础当然是生存,活下来吃饱饭。以前可能整日辛劳都是为了糊口而已。后来土地改良技术进步,产量增加,我们为了吃饱需要付出的辛劳减少了,甚至到现在粮食大有富余。我们便可以开始追逐其他需求,腾出时间精力来满足这些需求。看《超级工程》,我们开始吃得更好,要求更高,土地除了种植谷物,还用来饲养,种植奶牛的吃的苜蓿,种植花卉等经济作物。这正是繁荣进步的标志。水库欧神有一篇大开脑洞的文章,如果某一日谷物食品完全无土化栽培,建几栋摩天大楼,全部用来种植谷物蔬菜,全计算机控制。就可以满足一座城市的需要,那么城市和人类的演进又会走向何方呢?
第一篇还讲到了金银价格变动,彩票和职业,人口迁移和贸易等等,作者都有很多洞见。鉴于篇幅,就不一一写了。我看的时候写了17000多字的笔记,内容还是很多的。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原书。
第二篇我们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