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共读《活在课堂里》P13-22

共读打卡

【共读第3天 7月7日】

【章节】 第一辑 理想的课堂  P13-22

【感悟】

      今天学习了叶澜先生的好课堂标杆之“深”、“融”,以及对课堂“即兴创作”特性的认识。

      “深”,于我而言,首先应该是课堂教学中关于思维深度的学习,当然以我从教多年的语文实践证明,深知引领学生从字里行间中深入了解作者情感至关重要!同时,也感受到无论从教哪一学科,培养学生审美的重要性,比如说英语之美,无论是它的字母书写、语音语调、有趣的活动设计等等,教师能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美,学生自然而然也就爱上了英语学科。

      “融”,尤其是在新课标背景下,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提出了诸多的条条框框,所以我认为,无论从事哪一门学科,教师不仅要多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同时也应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如语文文学常识,数学基础知识,美术色彩搭配等等,学科不分彼此,学会学科融合,相信课堂定会更精彩!所以说好的课堂最精彩!有叶澜先生这理想课堂的标杆支撑,我每天学习一点点,进步一点点!

      课堂,在即兴中创作,在试错中完美。还记得我刚刚接触英语学科时,面对所谓的电子版教案,看似教学目标很清晰,流程也接近完美,设计也流畅,但仔细一看,还是感觉缺点什么,活动设计东抓一把西抓一把,毫无逻辑感,衔接不上,所以整节课下来,我发现自己就像无头苍蝇搬,带着学生过一遍课本。后来我就摒弃这教案,自己开始认真研读课标、深度解读课本,然后再结合学情,教学目标,重难点等,创设适合学生的活动情景,效果确实是事半功倍!所以想要上好的课堂,我们要与时俱进,提升自己,也是在为自己、为学生更好地服务。没有一成不变的课堂,只有时刻更新自己,学会随机应变,适应时代趋势的变化,在一次次试错中,慢慢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