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的德孝忠义

        一进魏风小学后稷校区的校门,在比较显眼的位置上,我们能看到二十四节气转盘。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秦时期开始订立、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着古代人们对德孝忠义的追求。

        比如寒露时节前后,恰逢重阳节,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时节的习俗。关于重阳节登高的习俗,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东汉时汝南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恒景看见受苦受难的人们,决定去拜师学艺,救黎民百姓于水火。恒景拜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恒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害人,那天你带领乡亲们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就能战胜瘟魔。”

        九月九日那天,恒景带领乡亲们爬上高山。瘟魔凶狠地扑到山脚下,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瘟魔有点害怕,不敢来到山顶。恒景和瘟魔在山脚下激烈战斗,终于把瘟魔杀死了。傍晚,人们返回家中,看到鸡犬牛羊都死了,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未遭殃。自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

          恒景的身上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忠”和“义”。

        雨水节有一个风俗,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了孩子的妇女,则必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这个节气体现了对家庭的“孝”和“悌”。

      芒种的时候,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了这个节气再种,就难以成熟。在芒种的这一天,民间有“送花神”的习俗。传说芒种节过后,花神就要退位了,人世间要隆重地为花神饯行,来表达对花神的感激。

        这个节气体现了对他人的“德”。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观察气象农事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其中也蕴含着人们对德孝忠义的追求,能唤起我们心中至纯至真至美的感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