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们总说我,不过是看个电视消遣一下,至于看得那么细吗?人物的表情、眼神、台词什么的为什么都要深深探究一番?我只笑笑,当一个角色太过出色时,你整个人都会被这个角色吸引,演员的演绎直击内心深处,你眼里心里只有这个角色时,你看的真就不是热闹了。
杨静澜就是一个这样的角色,当几个同事的抖音终于刷成杨静澜专场时,才感慨道好的演技是会让人不由自主,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这个角色的世界里的,他的每个小动作微表情都会打动你。
杨静澜的人设很完美,这种完美的人设与郑业成十分契洽,就使得杨静澜格外耀眼出众。
忍不住要夸一夸郑业成的演绎,杨静澜是郑业成又一个闪亮的角色。值得夸赞的地方太多了,先从哪里开始呢?
外直观来看,“美人”并非浪得虚名,内直观来看,看到他就心情愉悦。所以,当观众迷失在杨静澜的美貌帅气时,小叶子们早已是见怪不怪了,毕竟这种最直接的帅在哪里出现都会让人迷失一阵子。
大家都公认一个男人漂亮而不只是帅时,就只能用美来形容他,比帅高出了一个层次。男人好看不是一种罪,特别是这种有阳刚之气的绝美,更是惊为天人。他眸色明艳,婉转浓丽,无意间的注视微笑,都会让你刹那失神;他孔武有力,勇敢无畏,淡定谈笑间,事事都已妥帖。
在整部剧中,郑业成的仪态气质极具特色。曾经对鹤唳华亭中的顾逢恩着迷了很久,杨静澜好像是一位久违的故人,他骑着白色的骏马,手持宝剑,漫游在大唐的时光里;也会提着酒,跺着四方步,转着团扇潇洒自信地念着诗向我们走来;还会闲闲地斜倚着坐在座榻上,气定神闲地看着小诸葛。他的气质让你觉得他是一位身怀绝技、行侠仗义的游侠,也可以是一位书卷气息浓厚的文人。说不尽的风流倜傥,说不尽的古典风姿,韵味天成。
祭祀时稳重优雅,舞剑时飘逸流转,审讯时敏锐凌厉,表白时含蓄委婉,心动时百转千回,和杨二老爷互怼时的豁达痞气,各种姿态传递出很多的意思,让你明了却又难以尽述,然后就萦绕在你的心头,久久不能戒断。一个有魅力大唐锦官,这么吸引人,引起了我对大唐人的无限遐想。
知道郑业成的原声台词好,在这部剧中很是享受了一番,太多地方被杨静澜猝不及防的闪击心田。“人心”那句,轻柔有力量,有直击心灵的温暖。“我会慢慢地走向你”那句,听得让人心头小鹿乱撞,看得嘴角难压,却没有一丝尴尬。“我在呢”一语百媚,风情摇曳,至于踩脚了,不过是文质彬彬的鲁莽。“我已了然。”不尽的沮丧和落寞,就知道了他的抉择,也正是在他的取舍之间,才真正了解杨静澜的深情和担当。“若是盟友”那句余音缭绕,萦系于心,像那斩不断的情思。“你可愿意”那句前后对比,抢婚时有多强势,询问时就有多温柔。抢婚后醒来气息虚弱,微弱的鼻音恰到好处。“我也有正事要办”温言软语,谁不骨酥心痒,嗓音低沉,清晰又纯净,竟似带着回声,让人心里荡起涟漪,这不经意的风韵,连带画面都有了更深的意境。
郑业成的台词功力真的很让人惊喜,特别是他竟能将话语说出回声,咱也不懂专业词怎么说,就是不管在什么场合下,总有不一样的余韵,恰似你正惊艳于夕阳西下,不成想随后涌进脑海里那满天炫丽的晚霞更让你震撼。在他这块,台词清晰已不是最基本的要求了,他能用台词将人带到剧中的那种氛围里,让我们感受到复杂的情绪,品味到彼时的境遇,在心里翻腾着无数惊涛骇浪。他通过台词多角度地呈现角色的情感和性格,又对台词的节奏和韵律把握得恰到好处,轻重缓急,起伏有致,闭着眼亦能听出疏朗欢快,淡然清润。这些台词给了这个男主人物最本质的精华,也给了他最深的魅力。剧中精彩的原声台词不胜枚举,实在令人心旷神怡。
这部剧也将郑业成武生出身的优势展现出来,花絮和正剧结合来看,他的武打戏行云流水,酣畅淋漓。京剧武生十几年的训练功底,使他的武打动作既有观赏性又有专业性。还有很神奇的一点就是动作力度很大,表情很夸张的时候,仍然能给观众一种美感,怎样都是帅的,就很神奇。二十三、二十四集无限回看,文戏武戏都是种视觉盛宴,这种满足只有他能带给我们。
郑业成的演技细腻到了自然,他细腻的表演勾起观众心底无边的想象。小动作和微表情也是自然不做作。如转团扇的优雅,那气质是有京剧底蕴的随手而就,而非轻狂。审讯花容时的有上位者的威严,兼有上位者询问的技巧和手段,及至花容不想也不敢说时,潇洒起身,甩袖飘逸轻盈,提襟跨步又俊朗不羁,大跨步地离去,留下威慑的话语,小小锦官竟然形象高大起来。
舞剑背诗安慰英英时,你能感受到他眼里的真诚和热情。多少次眼神里的欲言又止,能让你读懂他的内心所想。对,郑业成的眼技让人赏心悦目。不知道用哪个词来描述,后来觉得他的眼技“域界广”,很多时候,单单看眼神就了然了。还有他的眼泪,郑业成的眼泪好像能控制似的,控制它滑下的轨迹,控制它停留的位置,而眼泪也特别听话,总是会坠在鼻尖和下眼睑上,欲坠不坠,完美凸显出眼泪的晶莹剔透。
千里奔袭,只为给英英一个选择的余地。他敬她爱她,纵身死魂销。杨静澜如此完美,是郑业成让这个虚拟的人物灵动起来。他心细如发,有勇有谋,他通人情世故,却又肆意不羁。他对赵二郎说做不了良人也要做个好人,这句话赵二郎君一定是听了进去,后面才有了反思和弥补。
郑业成随性自如地表演,让我们从杨静澜的身上看到了大唐的那种自信,热烈的气质和风骨。他的宁折不弯,他的绝处逢生,激越又旷达,有这样心胸的男人,淋漓尽致地散发着无限魅力。能够从有限的表演中把很多东西表现出来,那就是演员自身的文化底蕴和气质的综合。
郑业成很认真地在演戏。演美女,就认认真真地做了一个眼波明媚的美女;演唐公子,就彻彻底底地做了一个锦官。他真的配得上一句“浓妆淡抹总相宜”这句诗,演什么样的角色都适配。
看完这部剧,对杨静澜无可挑剔,但是我也知道杨静澜不管他的四方步跨得多么有韵味;他的台词多么有品味;他的演技多么灵动多变;都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内在精神的意蕴,这才是杨静澜所特有的美感。所有种种,只想说只有有底蕴有内涵,才能表演出来这种震撼和惊喜。
不够看的杨静澜,又一次,为郑业成惋惜,上次还是无眠之境。什么时侯才能接到一个好的项目呢?继续沉淀,沉淀厚积底蕴,终有磅薄绽放的那一刻。
杨静澜的故事结束了,杨静澜的魅力久久不会消失,就是因为郑业成塑造的每一个鲜活角色,让我们时时会想起自己为什么会喜欢上郑业成,也让我们时时会想起当初喜欢上郑业成是多么正确的选择。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杨静澜,他值得更多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