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的中药量,剩下两天了。于是今天又跑去宝杏堂把脉配新一周期的中药。
先说一说喝药半个月的变化:
变化一:晚上能感觉到困了,有两天吃完饭就困得要晕过去一样的困,上周五睡了13个小时。(虽然睡太多了第二天头痛,依然感觉很困。)这种困是整个身体的疲乏,大脑带着迷糊糊的困意,一种愿意结束一整天睡个好觉期待明天到来的放松感。不像之前,每晚感觉身体又疲惫又兴奋。偶尔想要早睡调整作息,闭上眼睛后就迎来漫长的煎熬。满脑子都是焦虑的事,焦虑里伴随着对过去的懊悔,对未来的恐惧。等啊等,失去意识的时刻还没有来,反而在焦虑里更发愁。于是,手伸向了枕头边的手机,打开小红书或者微博刷到脑子混乱眼睛酸胀,放下手机立刻能昏过去才行。这时往往已经3.4点了,鸟都开始叫着迎接新的一天了。毫无意外地,通常到第二天11点多才能醒过来。有时候即使提前醒过来一下,也因为不想面对一天而让自己继续睡过去,继续在梦里假装没有任何烦恼。起床后也很难有好状态,整个人头昏脑涨,无法安在当下。经常是屁股坐不住,眼睛看不进东西,大脑无法思考,心慌的什么也不想干。最后打开视频,沉浸其中,有意识地放任时间快速溜走。这就引出我的第二个变化。
变化二:心神慢慢归位了。最近每天日常:早上起来,洗漱完,进厨房蒸上早饭,做一套八段锦,热中药,做咖啡。拿到书桌前,边吃边东摸西摸。日间修改论文、阅读、嗑BKPP、出门游泳、做中晚饭、和朋友们聊天。睡前煮上泡脚水、热中药、洗一天的碗、洗漱泡脚上床睡觉。站起来的时候都会在微信读书上听书。手账也恢复到自己喜欢的记录方式,一天结束看到写满一页的手账,会给自己很多力量。虽然心神归位里有很原因,有很多思想上的转变,但不可否认,中药慢慢调整了我的作息,使得我可以动起来,从负循环走向正循环。
变化三:产生了可以做事的心力。我生活在恐惧、担忧、愧疚、焦虑里很久很久了。久到我觉得自己做不到任何事,久到我不相信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承诺,久到我看到“努力”、“行动”的字样都会害怕。每天面对的不是真实客观存在的事,每一件事都负载着许多我的情绪,或者说每一件事都是一面哈哈镜,当我想要着手做事时,我首先看到了那面哈哈镜,被镜中的幻想吓得只想逃离。而最近,我感觉我终于可以把心放回心房,好像获得一双新的眼睛,长出了一颗新脑袋。我可以重新阅读了,我可以重新开始修改论文了(虽然修改的并不好,但我时刻提醒自己,前进更重要),我可以对自己有了一些新期待,可以在手账本上写下to do,而后在第二天打勾或是打叉。
心神归位的感觉是,我从他人的世界里回到自己的世界里,由中药的苦把意识拉回到舌头的根部,眼睛内收,通过洗碗、做饭、泡脚、写字,在自己的世界里站起来,慢慢扎根,感到喜悦。
今天有点上火,上火的左眼有点发疼。问医生可否能用针灸缓解我眼睛的肿胀感。他说可以,脖子后边刮一下痧,然后扎几针。趴在床上,刮痧—扎针,等待时间赋予针灸效用。躺在床上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其实我一直会到处尝试能让自己身体或是精神好受一点的方式,中医、瑜伽、古法养生、禅拍、冥想、心理咨询、食疗等等。我是个很敏感的人,对身体的反应也特别敏感。一点点不舒服我就会觉得生活无法正常开展。有时我会讨厌自己的这种“公主病”,但是今天新认识的一位老师告诉我:“这很棒不是吗?说明你对身体的觉察力很强。”我说,这么解释好像也不错。想起了一次和心理咨询师的咨询,她说:”你是一个很会借力的人,你会不断尝试让自己走出来。这很勇敢不是吗?“
趴在床上,感受颈椎和腰传来的隐约酸胀感,我突然想到,虽然在一些事上,我没有什么自己的喜好,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像在《甜甜圈》里写得那样。但是,在有一些事上,比如花钱上,愿意为何付费,愿意把钱流向哪里,我早就形成了具有个人色彩的方式。
我感到很开心,这就是我,这是很棒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