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虫子的大米

家里厨房已经好多天没有动火了。最近看到家人整天吃外卖,吃的都想吐。算了,索性今天还是买点菜给家人做一顿饭吧。自从腰受伤后,两个月,家里就没有动过烟火了。今天系上围裙,又开始了,我在厨房里叮叮咚咚锅碗瓢盆交响曲的伴奏。

一个多小时后,做出了几个色香味俱全的菜。儿子还说“吃家里的饭还是好吃。妈妈做的饭比某福记都好吃。”孩子大口大口的吃着饭菜。突然从饭里扒拉出一个东西,说是虫子。我仔细看,确实是米饭里有个虫子。好长时间没做饭了,天气热,家里边米出虫子了。可怜我老眼昏花,也没有看清楚。

孩子扔下筷子,说太恶心了,不想再吃了。我说吃吧,没事,我们小时候都吃过米里的虫子,虫子是含高蛋白营养的,没事,这是干净的虫子。是含蛋白质最高的虫子。然后老公也说,米里面的虫子没事,我们小时候谁没吃过米里边有虫子的大米。但是孩子看着米饭里边的虫子,还是不想再多吃一口米饭。现在的孩子啊,生活在福窝窝里边儿。吃饭挑剔一定是他们的共性。

现在的孩子从来没有经历过没饭吃,饿肚子的年景。现在他们只选择自己爱吃的,喜欢吃的,不爱吃的一律连看都不会看一眼。“浪费”这两个字呀,在他们的字典里,从来不会出现。不想吃就倒掉。不想吃就扔掉。一点也不会心疼。

因为我们这个年纪都是从苦难的日子过过来的,浪费,显然也看不惯,但是说多了他们也未必会放在心里。只能眼看着他们把饭菜一盘一盘的倒在垃圾桶。只能任其浪费。自己又吃不了,勉强自己多吃,只能让自己赘肉横生,还是任他们肆意浪费倒掉。再说吃剩饭对身体也不好。

我不禁想起我小的时候。我是北方人,我们这当地只能种玉米麦子。当然以面食为主。从小我们就是吃面食长大的。虽然在北方长大,但是我最不喜欢吃的就是面条。从小每天的面条吃的我是够够的 。面条对我来说最不好吃的,但对于老公那时候却是做梦都吃不上的奢侈。

我从小就喜欢吃米饭,但是买大米对于我们的农村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奢侈。每年家里只买少量的大米,只是偶尔才吃上一两顿大米饭。小时候为每天家里吃面条的要跟妈妈吵架,每天家里吃面条对我来都是最难受的。每次我都吃的难以下咽,没办法只能吃,没得选,要不饿肚子。

就想吃大米饭,只是偶尔妈妈才蒸大米饭。有时米里面也有小小的肉肉的小虫子,因为米很稀有,妈妈舍不得经常吃,就放置的时间长,难免会在夏天出虫。就算出虫也舍不得倒,多淘洗几遍,小虫随着淘米水流出去。但是偶尔也有藏在米粒里,不愿意逃跑的漏网之虫,没有被流出去的。就成了蒸锅里的肉肉。

记得以前妈妈蒸米饭的时候,大米淘洗干净然后放在锅里煮,煮开以后,再米粒芯还没有开的时候,再用罩铝捞出来,然后再去放在笼屉里蒸熟。那会没有电饭煲,大米饭家家都是这样蒸的。松软喷香,下边是粘稠的米汤。吃完大米饭还可以喝米汤。感觉那会的米饭就特别好吃。现在还经常回味妈妈用笼屉蒸的米饭的清香。

我们吃米饭的时候,就算看米饭里面的小虫子,也只是用筷子,挑出来,继续大口大口的吃。完全没有现在小孩子的矫情,看见虫子就扔下筷子不吃了。

米虫现在也是有年代感的写照。现在的人只要发现米里有虫子,基本都是毫不犹豫地,扔出去。六七十年代,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基本没有什么选择,要吃的东西就是那两样。要不吃只有饿肚子。不像现在,物质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现在只要你有钱,没有什么吃不到的东西,只要不犯法,只要有钱,你想吃什么都有。

六七十年代,我们哪个人没有吃过有虫子的大米,我想大概都吃过吧。现在我们吃着丰盛的食物,回过头再怀念,已经走远的那个有物质乏匮的年代。有的人因为从苦日子过来。浪费对他们来说,就是很难接受的一件事儿。特别是父辈们,他们已经节俭惯了。

多亏我的父母没有跟我们生活在一起,要不人看到家里人这么浪费,肯定会叨叨。我妈每次跟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钱省着花钱,不要铺张浪费。

就连我们隔壁八十多岁的大爷,都经常说“现在日子太好了,天天白米细面吃着,想吃啥就吃啥”,社会太好了,国家发展的好的,都舍不得死”老人家说的确实有道理。我们一天想的最多的是吃点啥?关键选择的余地太多了,反而为吃啥费脑子。我每天都问家人想吃什么,几乎都是“随便”,随便两字选择的余地太大了,经常会为太多的食材去搭配费脑子。

我家老公就是个例,比孩子们还浪费,平时只要吃一口,不对胃口几乎都会倒掉,在吃上他是毫不含糊,他说就是因为小时候吃了太多苦,现在条件好了,才不会亏待自己的嘴。他的观念跟现在这个年龄人的观念截然不同,对于他在食物上的浪费,这么多年,我也是见怪不怪了。他比孩子们还要挑剔。他在他的朋友圈里鼎鼎大名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吃货一枚。这会我正在写这篇文章,他又在厨房给自己折腾好吃的了。

他的消费理念跟现在的这个年龄段的人截然不同。有种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管他饿断肠,的气概。

他的这种态度,惹得我经常给他开批斗大会,他却依然故我,他这种人就是这辈子把吃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

他宁愿花大把的钱去吃。我是宁愿把钱花在买衣服跟化妆品上。我觉得吃花那么多钱,吃完一会就饿了,买衣服可以穿好长时间。我对吃上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就是我妈经常说的话,“太不会过日子”我们两都一样。我们两个理念不同,鸡鸭同圈,谁也说服不了谁。在彼此的打压排挤下,依然故我,依然热爱着自己的热爱。他爱吃,我爱买衣服。孩子仍然哪怕饿着,也不吃有虫子的米。都有的倔强,在这个家继续上演,嗯,我得出去倒米去了,省的孩子们明天继续绝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