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跑时,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吃“葱包烩儿”——杭州有名的民间小吃。
做法很简单,一张面饼,包裹半根油条,用厨具把它压扁,两个成一副,中间、加根葱涂点辣酱和甜酱,想想都流口水。
后来发现,消失的不是小吃,也不是商店,更不是做“葱包烩儿”的人,而是吃的“感觉”。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原本只想着如何吃饱饭,现在是想着如何吃好饭;原本只想着怎样穿暖和,现在想的是怎样穿才能更时髦;原本只想着有屋顶遮日四墙挡风即可,现在想的是居住宽敞,环境舒适。
物质上去了,精神却空虚了。
比如:饭后不知道去哪里。在老旧房屋时期,大家吃完晚饭后,附近的邻居会集中坐在小店门口,聊着家常,传传八卦。如果有人两三天没有出席,大家马上就会发现,下次出席要好好“解释解释”。而现在,很多人不知道住在住在隔壁的邻居是男是女,家有几口人。人越来越密集了,却越来越远了。
扯远了,还是聊回食物吧
1、葱包烩儿
学校放学后,门口停了很多三轮车小摊,生意最好的就是葱包烩儿,东西都是事先准备好的,老板只是把它压一压,前后大约1分钟,一副香喷喷的点心就做好了,馋哭了隔壁小孩。
2、油冬儿
和葱包烩儿一起的,还有叫“油冬儿”的小吃。外形是一个两,三厘米高,直径五厘米左右的圆柱(直男的表达方式),里面是萝卜丝、虾皮,有时候还会加点青椒,整个放进油锅里炸,炸到表面金黄是,捞起。外皮酥脆,里面软软糯糯,一口咬下去,香气扑鼻。
3、炸臭豆腐
臭豆腐很多,但是,能把炸臭豆腐做到“闻起来臭,看起来脏,吃起来香”的并不多。我不太会做菜,但是我觉得,这道小吃的主角——臭豆腐很重要,另一个就是油温,一定要炸到外脆里嫩。吃的时候不要忘了蘸甜面酱和辣酱,微辣和甜蜜刺激着舌头,那叫一个“味道毛好”。
4、龙虾片
是一种用淀粉,鱼肉,调料混合在一起的一种小吃,超市里也有的买,只要把东西放进油锅里炸一下。每周五放学到家,爸妈都会炸一份给我吃,不是用“幸福”两个字能表示的。
以上四个是印象最深的,正在消逝的美食,但是除了油冬儿(要大量的油,不适合在家里做),可以在饭店里看到,或者自己做。但是,不知道是自己年纪大了,还是物是人非了,找不到过去的感觉了。
为了补足城市短板,改善百姓的生活质量,杭州这几年实施“城中村”改造计划。
发展越快,消失的越快
旧事物消逝的同时,伴随着新事物的诞生
新杭州的崛起,不要遗忘老杭州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