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宝贝的书,就如青春期的饭后茶点。还记得无数个夜晚在被窝里拿着手电筒翻书,在课桌上堆着高高的课本挡住老师看小说的日子,那个时候的我们懵懂而青涩,而言情小说似乎成为了青春期的执念。
我并没有在《七月与安生》上映的时候去看这部电影,可能是对国产青春剧的偏见,也可能是对演员的质疑,更重要的应该是不愿意承认自身的成长,成为了“X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之类电影的目标群体。但当与挚友坐在私人电影院挑选影片的时候,我还是脱口而出了它的名字,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我的青春。
1
七月,乖巧温婉,有着美满的家庭,他人眼中的乖乖女,被安排好了一切,在现实中通常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安生,古灵精怪,却连自己的名字都成奢望,父亲去世,与母亲隔阂深甚,四处漂泊。她们就如一对矛盾体,一个现世安稳,一个轰轰烈烈,听话的七月想过安生那样随心随意的生活,而安生说“我喜欢七月的一切,七月的一切我都喜欢”,她们俩相互需要,在对方的影子下过着自己的生活。
就如一句歌词“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却能把冬天变成春天”,当七月握着安生的手按下消防铃的时候,她们的友谊便真正开始了,七月带安生回家,把自己的父母分享给她,她们一起吃住、洗澡,安生骑着摩托车带着七月溜达,带七月去酒吧,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孩在对方的身上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快乐。
温暖而明媚的友谊难免会让我们想起身边的闺蜜挚友,她们就像一阵风,如影随形,像各种各样的调味品,让原本平淡的生活变得有趣。
2
直到家明出现,两个女孩爱上同一个人。家明是自私的,一个静如止水,一个明烈如火,他既享受着七月的爱,又不愿舍弃安生的放纵洒脱自由带给他的新鲜感。当安生坐火车离开时,她对七月说,“如果你让我留下来我就留下来”,七月没有回答。当七月在山上的时候就知道了家明对安生的好感,她害怕安生留下来,在爱情与友情面前,她选择了爱情,相反,安生选择了后者。
七月失望自己没办法做到爱安生和爱自己一样多,原来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和别人分享,就算她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安生对家明的情感一直是卑微的,她不是家明名义上的女朋友,只能在每次写给七月的明信片上都不忘“问候家明”,当七月找到家明家中的她,矛盾一触即发。她们互相撕扯喊闹,向对方发泄自己压抑已久的不满。安生还是离开了家明,而七月最终选择做了被动者,让家明主动逃婚,她想给自己一个洒脱离开的理由,三人天地一方。男朋友与女朋友的问题,在生活中频频发生,昔日闺蜜为男生互撕,从朋友沦为仇人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其实解决三角恋不外乎两种办法,一人退出成全另外两人或者三人各奔东西。问题的关键在于,谁是退出的那个人。
那么爱情与友情,你会如何抉择?
3
终于,安生活成安稳的七月,七月活成了流浪的安生,人生互换,她们还是成为了自己想变成的那个人。人都是矛盾体,电影结局与原著互换,安生活了下来,七月死去,我想这也是很多人希望的结局,因为大多数人都活成了七月的样子,而我们都想成为我们不能成为的那种人。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一遍一遍地审视自己,现实中的我是七月还是安生?我想成为的是七月还是安生?
此题无解。我羡慕安生无拘无束的自由与不羁,但不愿丢下家庭过着漂泊的艰辛生活。我们都更愿意循规蹈矩地过着平凡且安全的生活,惧怕面对失去安稳现状后的不知所措,我们缺少改变现状的勇气,害怕颠沛带来的恐惧与茫然。
只愿你能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快乐且自由,找到人生的平衡点,坦然的走过你自己的人生,选择你所爱。
林池池,田宝健身房,影评小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