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这件小事(之一)

小时候住在乡下,乡间各色食物却是极好的。

印象中最早是在五岁左右,趴在土灶台上,做了平生第一顿蛋炒饭,吃得极其心满意足。

现如今,随便可以找到各样的食材,却可能再也找不到当年的味道了。

如今的画风大概是这样的,米饭颗粒饱满,鸡蛋金黄透亮,加上各种辅料,时不时也是一大碗下肚而不自知,吃饱了,就有力气思考下一顿吃什么了。


成功的做饭回忆,大概就是如今成为非典型吃货的由来。

偶尔留下的影像,多年后会否怀念青春的自己呢?

恰是清明放假期间,此地青团子当当上市,虽不太大爱,却喜欢绿色的一切,包括食物。


这是妈妈的味道哦


小时候的厨房阴暗狭小,但所有的香味袭来,满心欢喜。

其实,虽然长在农村,妈妈却从来没让我做饭的。但也许经常跟在厨房或田间,自然而然就知道该如何做出想要的味道来。

18岁离开家乡,去外地求学,莫名其妙就远离了妈妈的厨房。工作之后租房多年,心心念念想要自己的房子,也许,因为我想要一个自己能够制作美味回忆的空间吧。

比如,自己胡乱捣鼓的糖醋泡菜,颜值与美味相当。

简单的萝卜,莴笋、包菜,都是好食材。洗净晾干,切成适合的形状,然后用盐拌匀(盐的多少与脱水时间有关,想要快点,就多放点,但以后可能比较咸)。放个一段时间,然后挤干水分,直接用白糖或冰糖、白醋泡好,加入野山椒(或者红色泡椒)、姜片、蒜片,然后放入冰箱就行,过一晚上就可以吃了。

任何用量都在心口相传的适量二字,做多了,自然就有了感觉与味觉。做过很多次,留下几张成品的照片。夏天下饭,冬天放入面汤可以解腻。

红皮萝卜


撒过细盐的绿色萝卜,美得不忍心破坏


绿色的皮切成细丝,保留那一抹绿色

一个人生活久了,生活其实属于随心所欲的状态,冰箱里有什么,就混乱在一起,做出各种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味道的味道来,比如常常有剩下一点泡菜啊,面粉啊。明明上一秒还在电脑前写东西,下一秒突发奇想想吃饼了,于是就有了如下这些玩意儿米粉、面粉的好玩意儿。每每不知道吃什么,又不想吃米饭的时候,或者一个人吃饭太无聊的时候,都可以尝试下。

土豆虾仁饼



这个真是好吃,土豆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泡菜蔬菜饼


原料


混合


一点油烙饼

各种馅儿饼


芝麻糖、雪菜笋丝、肉松……

今天的早饭是这个南瓜米粉团子,不是糯米粉,是江南人家常用的粳米粉,就是大米粉。


我是个南方人,虽然南方人很多地方爱吃面,但我小时候不是这样的。长大后去了外地,最爱麻辣牛肉小面,喜欢劲道的拉面,也怀念小时候跟着爷爷一起做面条的时光。小时候去城里要走两个小时,所以很多食物都是自己做的,比如面条,常常的擀面杖,切成长条状,然后配上地里现摘的蔬菜。

现在有了方便的超市和菜市场,自己做面条费事;面条机呢,就算买了也常常是闲置,所以偶尔那么一两回,特别想做一碗真正的手工面条,像一个真正的家庭主妇一样,寻找食物最原始的味道。厨房虽然狭小,却正好让一人份的面条成为精致的艺术品。

一个南方人特别爱吃面条也是奇怪,然而最爱的是自己做的手擀面,简直不能更赞。


手劲太小



这是面条最美的样子,细微的面粉颗粒均匀地裹在上面,好似糖霜一样诱人。


清汤寡水的面条,两片酸甜泡菜萝卜即是经典。

说到面条,不得不说说面筋的故事。

我七八岁的时候,在邻居家窗台上捡到一大块面团,去河边洗啊洗,居然有面筋。那时候小,并不知道面筋是什么东西,以为面粉就是粉而已。以后外婆和奶奶都曾经做过,我只是吃过没有见过。二十年后,第一次试验做面筋,居然成功自制面筋,还可以塞肉,味道么,你自己试试看就知道。

洗好的面筋


塞肉然后在热水里烫过


清汤

六七年 以内,自己是自己的厨师,所以会学会各种做饭的方法,让自己活得更有乐趣。所以,和小妹妹租房的时候,被教会了紫菜包饭,是不是韩剧看多了,我们会各种学习呢?

黄瓜放一点盐,胡萝卜焯水,鸡蛋皮是自己做的,白糖白醋是拌米饭的。

2011年的照片,可真遥远的回忆
忽略我第一次自己做的凌乱


忽略我乱七八糟的米粒


这个点是11点了,半夜拉仇恨的,晚安

零零碎碎的照片,串起很多美好的回忆,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一段故事,一段经历,一点回忆,一点温暖,一点爱,一点更好生活的期许。

做饭这件小事,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最纯粹的爱,最真诚的美食。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