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天的心情都挺愉快的,下午困了,照顾自己,去睡了一觉。晚上阿姨来烧饭,我吃完饭看看书,一切都很惬意。
一直到后来教娃数学题目。
她做的磨磨蹭蹭,我觉得有点热,背上出汗黏糊糊的,着急教完后去洗澡。我就有点急躁,娃还继续磨蹭,然后我就又发飙了。
通过我昨天的情绪日记的记录,我站在上帝视角,一下子就看见自己情绪不好了。然后我迅速分析原因,也一下子找到了,是因为我想让娃把作业做掉,把自己要洗澡的需求放在了她后面,她没有及时做完题目,影响了我洗澡时间,我就很烦躁。
这个时候我立马做了一个决定,立刻!马上!去洗澡,把她的事情放一放。
尽管如此,我还是对她一通输出,发表了我自己的不情愿之心:我总是先不考虑自己而把她放在首位!
所以,这也是我经常会冲她发莫名其妙火的原因。
洗澡的时候,我就在想,其实这件事情是我的边界没设置对。
她写作业动作慢是她的事情,我要不要马上去洗澡是我的事情。
她可以慢,那我应该管好自己,我想洗澡就去洗澡,而不是干涉她做作业快慢。
再说,今天做不完,明天还可以继续做,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让她今天把作业做完?也没有人设置这个时间节点呀!
可能我经常是这样的人吧。一件事情不想拖拉着,一定要一次性完成。这也是一种病呀,被外界的条条框框控制的一种病。
洗澡的时候我第一次感觉到,我其实就像一个不会说话的婴儿。别人没有满足我,我就狂躁。娃因为没有及时做完作业导致我不能立马去洗澡,我就狂躁。而不是我想要去洗澡就去洗澡。
这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也是第一次感觉到,我似乎总把娃的需求凌驾于我自己之上。一切都是以娃为首。
她要吃的留给她吃。她的需求我哪怕牺牲自己,委屈自己,我也都要去满足。
比如她要去游乐园玩,而我如果很累,我也会勉强自己带她去,再苦再累都想让她开心,希望她开心。同时也想做一个好妈妈。
可是,我对于她的过度的爱都变成了我自己的枷锁。
使得我对自己不够好,从而会对她产生恨意。
可能就是因为我没有学会如何爱她,因为其实爱她60-80分已经足够了,而我经常可能会想要让自己做到一百多分。
等我洗完澡走出来的时候,前面暴躁的那股气完全不知道去哪里了,消失的无影无踪,不再生气烦躁。
哪怕此时正在订正作业的娃说了两个坏消息:爸爸也不会做剩下的那道题目,没法教她。以及,我刚刚教她的题目她又忘记了怎么做。
但我当时的心态却很平静。又教了她一遍。
本来洗澡前我生气的都不想让她跟我睡觉了。嫌弃她给我带来了这些烦恼,还要跟我睡觉来烦我?但洗完澡这些想法完全都没有了。很和谐的睡觉了。
临睡我还有一些书没看完。大灯关掉后,我就用手电筒照着书,这个时候墙上就有影子,猫就盯着影子,娃就跟猫玩手影游戏。
那一刻,我忽然感觉到很和谐,很温馨。
唉一个不发脾气的妈妈确实是很重要的。
我今天也学到了重要的一课,就是先要照顾自己的需求,好好爱自己,然后才能情绪稳定的面对他人,才能给孩子爱。
其实孩子要的爱并没有那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