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这个品质我们一般不轻易和年轻人联系在一起。
它需要经过生活的锤炼后加到我们身上,这种锤炼使我们更加柔和,更加具有可塑性,超出了我们早年的骄傲所能允许的程度。
————
客观的认识世界,要承认和你打交道的人在大多数局部的短期的问题上,要比你想象的精明。
甚至你在他们熟悉的领域和地段,被他们所长期蒙蔽欺骗而没有意识到,这是几乎不可避免的。
自大到把周围所有人都当傻子,是要栽大跟头的。
————
把每一件手头事,变成热爱之事。
可以一天看完一部剧的人,就可能一天读完一本书;可以刷手机到深夜的人,就有用功到凌晨的潜能;可以追星聊八卦不知时日过的人,一旦找到热爱之事,也能尽情投入忘我沉浸。
把平日上瘾沉迷之事,换成能提升自我的领域,那之前为自己碌碌无为的懊恼,就会变成欣欣向荣的转机。
所以遇到自己缺乏纪律的时刻,想想这可能意味着一旦走上正道,也会势不可挡,只要学会转换自己的频道。
你有挚热之能力,为何不试试,用到曾经回避的地方。
你可以。
————
嫉妒自己的同乡,或曾经的同学同事,这也是一种锚定心理。
这些人以为别人跟他有交集或者有过交集,就是一类人,这是天大的误会。
————
有些人的恨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平庸、没有天分、碌碌无为,于是你的优秀、你的天赋、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
————
一个人有了成就和成绩是好事,但如果因此而得意忘形、不懂低调和收敛,以至有了不该有的欲望、做不该做的事,那就会很危险;牢记地低成海、人低为王箴言,做人千万不能飘,飘了就离挨刀不远了。
————
让孩子自我进步,我有个小技巧,很有效,你们也试试看。
娃每次有了一点点进步,包括成绩,才艺,或者很小的事情。
我就会在奖励的同时,问一个问题。
“你这次进步了,有什么好经验?”
一开始,娃的反应是,我也不知道。
多问几次后,娃就有意识了,娃会给你说个一二三。
后来我又问,小明同学这次成绩才50分,为什么啊?
娃说,他上课玩橡皮,不好好听课。
经过这种反复训练,娃已经学会了方法,这个非常重要。
这个方法,对小娃娃写作文也有帮助。
————
人类前进的力量,就是使用方法,总结经验。
这个方法,孩子在高中的时候,基本可以悟到,但是也晚了。
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提前参悟人生密码。
————
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
有些人的孤独是自己营造的。
你觉得别人不能接受你,其实是你不能接受别人。
你觉得别人跟你保持距离,其实是你不敢靠近别人。
你觉得别人终要离开你,其实是你从未能真的和别人在一起。
你一直活在孤独之中,但未曾真的做过打破孤独的努力。
————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把百分之八十放到别人身上,就只能留百分之二十给自己,用来消化难过和患得患失。
————
人最怕的事情是,20岁能看到60岁,这是最大的绝望。
————
永远都要珍惜好给你实际利益的人。
————
有些东西除了贵没有别的毛病,有些对我们长久好的事,除了一开始启动难,剩下的全是好处。
像运动,第一步最难,就算世界冠军也有不想出门训练的时刻。
但专业选手强就强在不会听命于自己可有可无的想法,转而按计划执行。
好东西有门槛,用冲劲跨过去,用纪律用管理用规范,克服启动期那小小的艰难。
一旦进入状态,就很可能快乐不知时日过。
过程中有愉悦,事后有回味,甚至长久受益于此。
————
每天听课读书或每天沉迷手机,每天健身跑步或每天胡吃海塞,每天严格规划时间或每天懒懒散散。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这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拉开。
你未来的样子正是由当下的你决定的。
你的努力,时间看得见。
————
人不是单一的或好或坏,每个人都是高尚与平凡、善良与邪恶的混合物。
————
真正享受生活的人从不会说生活枯燥,真正走在自己路上的人从来不会担心迷路,因为心是定的。
这个时代玩弄着人们的焦虑,于是心定成了一种奢求,所以我们慌慌张张地害怕平凡,却不知习惯了伟大的人也是平凡地生活着。
————
擅自对他人抱有期待,再擅自失望,是最自私的一种自私。
————
现实生活中,越是层次低的人,越喜欢幸灾乐祸。
越是没本事的人,越会花时间和精力去为难处境艰难、比自己弱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