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修行者,必须要感恩上师三宝和一切众生。
凡夫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满足自己的贪执上,甚至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付出一切。有的人纵然看似具备所谓的“爱心”,也还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看不到轮回的痛苦,对世间的执着追求依然顽固。这样,相续中存在的无始以来累积的五毒恶习反而会增长,解脱的根源不能减少、消除,只能随业力流转在轮回中。
所有佛陀在因地行菩萨道时,发下无比广大之誓愿,譬如释迦牟尼佛的五百大愿。并且通过多世行持六度万行,供养布施,积聚了广大的功德。《岗波请问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曾为一人,被猛兽吞食。他在临死的时候就想:‘这些猛兽已经吃了无数众生的躯体了,但还是吃不饱,真的可怜!’于是发愿:‘愿我死后能转生成为有庞大身躯的旁生,使猛兽吃了我的肉以后都能得到满足。’死后确实转生成为一个庞然大物,并用自身血肉而让所有凶猛动物都得到满足。”佛经中说,世尊在因地时曾将眼睛、鲜血、肉身一次次布施给众生,其为获无上菩提而行之布施真可谓无量无边。即使大海水可衡量,世尊仅在因地时布施眼睛等物之数量就已无法数清。世尊在《毗奈耶本事经》中有开示:“第一俱胝劫,从释迦佛始,护国佛之间,七万五千佛,我已行供养。经历一俱胝,我恒供养佛,为得佛果故,我无愁虑心。第二俱胝劫,自从燃灯佛,至根幢佛间,七万六千佛,我已行供养。经历二俱胝,我恒供养佛,如是生世中,我无厌烦心。第三俱胝劫,善妙如来始,迦叶佛之间,七万七千佛,我已行供养。经历三俱胝,我一一供养,行持菩提道,无稍厌倦心。我为菩萨时,供养诸如来,所有世间尊,授记我成佛。我前所发愿,现已皆圆满,不住如来境,摄受诸有情。”简而言之,释迦牟尼佛曾于无量诸佛前积集善根,殷勤供养,积聚了无边无际的功德。任何一位佛陀所发的誓愿,所行持的供养、布施,都不可思议。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所有众生解脱成就。等到福德智慧资粮圆满,让众生得到究竟安乐的愿力也就圆满,真正成就无我利他的“大我”。也就是,佛陀只有大悲心和菩提心,一切行为只是为了让众生解脱成就,并且具备了这样的功德和智慧。所以,唯有佛陀能断除众生烦恼,使之脱离轮回,并且最终成就。任何一位究竟成就的大德,与三世诸佛同一法身,具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是众生真正可以依止的善知识。这样的圆满佛陀,才能成为密法之具格上师,是众生唯一的依怙主。
三界皆苦,没有片刻安宁。如果一旦随业力堕入恶趣,怎能承受永无止境的痛苦?其实,恶趣一切痛苦,凡夫都经历过。可想而知,可能就是地狱众生中的一员,是佛陀的加持超度,得以出离让自己已经丧失信心的黑暗;也许是得到了佛陀的施食,才走出片刻不离恐惧的饥饿苦境;或许是被善知识放生的一个小生命,避免被人残杀的恐怖与死亡,得到自由。更重要的是,正是佛陀的种种救度加持,为苦难愚痴的众生种下了善根,并且从未停止加持,让善根成熟,才得到暇满人身,学佛修行。也是因为善知识加持,让人们明白了因果不虚,所以会上供下施,才有如今一切好的受用。从根本上讲,都是佛陀的加持,人们世间与出世间所有善的愿望才得以实现。只不过众生愚痴刚强、业障深重,善知识刚刚救拔出火海,自己又毫不犹豫跳入另一个陷阱。如果没有善知识,众生只会时时刻刻承受无法承受之痛苦,并且真正会是无有出期!
救度加持,让我们与佛陀结缘。因缘成熟,佛陀还要化身来世间利益有情。如果要讲到吃穿受用等等贪乐享受,以及声望地位各种外在光环,大成就者不如凡夫。佛陀化身来到世间,为了让众生能得到佛法的利益,脱离轮回苦楚,几乎都是一生远离世间八法,精进修行。往往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忍受饥寒病苦,坚持不懈修行几十年,究竟成就以后,才能成为上师,是名副其实的善知识,毫无保留地把所有的心血加持奉献众生。末法时代,众生业力深固,佛陀还是不会舍弃,一样来世间救度,还要显现生老病死。救度任何结缘的众生,无论要付出多大的精力,用多长的时间,佛陀都会救拔。只有佛陀才有“不舍任何一个有情”的慈悲!所有的大德,我们都应该感恩,他们把一切都奉献于救度众生,甘愿为众生承担一切痛苦。其实在究竟成就以后,所有愿力也会圆满。大成就者不仅加持众生解脱成就,还会代受弟子所犯之罪障。所以密法修行者一旦毁犯三昧耶戒,对上师尤为伤害,罪过甚大!对一般人做出一个过失好比乒乓球的行为,那么相同的行为如果是针对大成就者,过失则超过一切有形的物体,无法衡量。所以对上师再微小的过失,果报也是无穷大。因为上师代受弟子过失的慈悲愿力是圆满的,所以一旦弟子有哪怕再小的过失,也会马上显现病痛等等反应。如果这种过失的罪障由弟子承担,后果不堪设想。其实所有的戒律,都是佛陀慈悲,希望所有的修行者都能免除过患,顺利、快速地解脱成就。自己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应该考虑对上师和自己的后果,即使是因为自己的习气和业障而产生的哪怕再微小的不善妄想邪见,都不能随之流转,一定要忏悔,最好是在上师及所有金刚道友面前忏悔,发愿永不再犯。如果是主动去想,甚至是做一些对上师不好的事情,那就更是大错特错了。
可见,佛陀一切生世中发广大殊胜愿望,积累无量无边功德,圆满智慧,都是为了让所有众生得到究竟安乐;从行持菩萨道开始,便救度加持,为众生种下善根,并且从不间断加持;究竟圆满成就以后,不会舍弃任何一有情,不管有多么痛苦艰难,只要轮回不灭,佛陀便不会停止加持救度。众生所有的善根功德,都来源于三宝的加持,没有三宝,根本不可能出离轮回,解脱成就得到究竟安乐。修行者都该感恩上师三宝的恩德,一切善根功德都应该虔诚供养上师三宝,并且以上师三宝为榜样,为了众生得究竟安乐而修行。所有善知识生生世世行持善法,广植德本,供养布施,都是为了众生,这样的慈悲超越世间一切恩德。修行者把一切都奉献于众生解脱成就,能让上师三宝欢喜,必然得到殊胜加持,能够真正这样做,才有可能成就“大我”。如果对上师三宝没有信心,不知道感恩,就不是一名真正的修行者。内心真正升起无我利他的菩提心,并且也是如此行持,对别人来讲才算得上是善知识。
释迦牟尼佛洞察轮回的本质,从世俗谛开示“所有众生都曾经做过任何一有情的父母”,并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上讲明父母对儿女有十种恩德:“第一怀胎守护恩;第二,临产受苦恩;第三,生子忘忧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干就湿恩;第六,哺乳养育恩;第七,洗濯不净恩;第八,远行忆念恩;第九,深加体恤恩;第十,究竟怜悯恩。”无论代受多少痛苦,也无法报答父母的恩德。从出生开始,所有父母就为了儿女操劳奔波,并为儿女付出毕生心血。也正是为了儿女,父母造了许多恶业。父母以为吃肉最能让儿女营养充足,健康成长,他们或亲自杀,或叫别人杀,小动物便成为了受害对象。一旦业报成熟,最轻就是多病短命。为了保护儿女,关爱儿女,父母一生都会产生无数的嗔恨心、嫉妒心,想方设法养家糊口,这些就是堕入恶趣的根源。末法时代,父母养育儿女所造恶业更大,一旦不学佛修行,果报成熟,肯定要遭受更严重的痛苦。父母在轮回中受尽诸多苦难,因为善知识救度,种下善根并且成熟,有了学佛修行解脱成就的机会,就算能放下对金钱、名誉、地位等等追求和贪执,但是往往因为牵挂、关爱儿女,不能精进修行求出离,哪怕佛陀接引救拔,最终也因对儿女不舍而失去了最后解脱的机会。对儿女越爱恋不舍,在轮回深渊中沉沦越深,如此往复,痛苦越大。所以众生越痛苦愚痴,更应该救拔。自己知道了因果,明白了轮回的痛苦,对上师三宝升起了信心,一定要好好珍惜,勇猛精进修行,把一切善根功德回向一切父母众生。对现在的父母亲人,应该尽力劝化修行,让他们和善知识结缘,得到上师三宝加持,早日解脱成就。遇到任何烦恼违缘,想到恶趣中受苦受难的父母,一定会稳固自己对上师三宝的信心,祈请猛厉赐加持,只有成就才能直接利益父母,让他们脱离轮回。
恶趣众生父母的痛苦是无法想象的,就算在恶趣中承受痛苦,他们还利益着人们。如果没有他们,人们无法看到因果不虚、轮回痛苦、人生无常、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或者说虽然得到大德开示讲授,认识可能也没有那么深切。正是因为知道众生父母遭受痛苦,才会积极行持善法,精进修行,祈祷上师三宝加持,希望能加以救度。也正是因为这样做,修行者才得到上师三宝加持,会升起大悲心,菩提心。如果没有他们,很可能就不会相信因果轮回,更不会放下贪执去修行,不能升起真切的菩提心,也就不能快速积累资粮,从而解脱成就。可见,是恶趣中的众生父母,从侧面帮助修行者产生真实的出离心、菩提心、对上师三宝的信心。虽然上师三宝的加持力不可思议,但是如果自己没有信心,解脱成就也就太慢太慢了。如果没有众生父母,我们的菩提心又从何说起?《大方便佛报恩经》上释尊开示:“发(菩提)心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根本。”没有菩提心,根本不可能修行成就。
世尊开示了一个公案。很久很久以前,那时世尊因为业力的缘故堕在火车地狱中,和另外一个人一起拉行炙热燃烧的车子。牛头阿傍坐在车上,缄唇切齿,张目吹火,口眼耳鼻都冒着炙热的烟尘。身体特别大,臂脚盘结,颜色赤黑。手拿铁杖不时就鞭打他们。世尊忍受苦痛努力拉车,用尽全力前进。和世尊一起拉车的人身体瘦弱,拖在后面。牛头阿傍用铁叉刺他的肚子,用铁杖鞭打他的背,鲜血不停流出遍满全身。那人高声大叫,苦痛难忍,呼喊父母亲人眷属,无济于事。世尊见那人如此痛苦,心中产生哀愍之情,想到所有遭受这样痛苦的人该是多么伤痛并且难以承受啊!因为有了慈心所以发菩提心,并劝请牛头阿傍慈悲那人。牛头阿傍听了以后非常愤怒,用铁叉刺世尊的脖子。因为发菩提心的缘故,世尊火车地狱百劫的罪患全部清净,马上脱离。世尊因为看到他人的痛苦而升起大悲菩提心,可见,轮回中的众生父母是修行发菩提心的驱动;世尊发了菩提心,马上脱离火车地狱,多劫罪障得以清净,所以,有了菩提心,获得的利益不可思议,最终才能够解脱、成就。所以说,也要感激众生父母对人们解脱成就方面的恩德,因为他们,人们才会发菩提心。
毫无疑问,所有恶趣众生都为了自己造下许多恶业,并且因此而堕入恶趣。在恶趣中,还是修行者修行的助缘,如果没有众生父母,修行者没有对镜,菩提心就无从谈起。自己的父母在受苦,儿女不救,何人去救?释尊在《佛说孝子经》中开示:“世间没有究竟的孝。让父母弃恶从善,奉持三皈五戒,则家族之内,必然亲慈子孝,双亲在世安乐,寿终生天,值遇诸佛,听闻正法,修行圣道,最终才会永远离苦得乐。这才是真正的孝。如果不能以三宝化导父母,即使孝养父母也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养父母,感化在世父母修行,为了众生父母,精进修行,把他们救度脱离轮回,是自己本来的义务和责任,并且也才是真正的“大孝”。为了真正利益众生父母,使他们解脱成就,把一切都奉献于修行,确确实实是修行者应该做的,本不该谈什么功德。在做任何回向的时候,一旦发自内心想到一切众生父母都是为了自己才遭受痛苦,就不会产生高傲甚至吝啬的心理。只要有真实感恩众生的心,就不会埋怨,甚至嗔恨任何一有情,不会不积极投入到行持放生、施食等等善法中去。
怀着感恩的心对待上师三宝和众生,必然会断除修行过程中诸多烦恼和违缘,得到的加持最为殊胜。如果明白佛陀的恩德,对上师三宝不可能不恭敬虔诚,一定会依照上师言教精进修行,愿意把一切善根功德供养上师三宝。如果明白了众生父母对自己的恩德,对佛法不可能不升起极大的信心,一定会为了众生解脱付出全部力量,愿意为所有众生承受他们承受的痛苦。其实无论如何去做,上师三宝和众生父母的恩德也无以报答。正是这样,才应该加倍努力去做,一世不够,生生世世修行来报答。真正是为了感恩,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破除我执,对于修行,就会产生超过享乐和生存的向往,对于付出,就会感到超越拥有和得到的快乐。
只有想到感恩上师三宝和一切众生父母,才会心甘情愿把修行放在第一位,得到上师三宝最殊胜的加持。上师三宝功德、智慧、让众生得到安乐的愿力都是圆满的,通过上师三宝大悲智慧妙用的加持,修行者自然会产生真正的出离心、菩提心、对上师三宝的信心。真实的出离心、菩提心、对上师三宝的信心的产生和增加,就是修行进步的标志。所以要判断某个人修行成就高低,就可以看他是否知道感恩上师三宝,对上师三宝是否恭敬虔诚,看他是否知道感恩所有众生,对众生是否慈悲,是否放下对世间的贪执,只为众生能脱离轮回,得到究竟安乐而修行。
总之,感恩、报答上师三宝和所有众生父母,既是责任和义务,也是修行所必需。
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