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字幕组分享,给了我不少启发:
在每天持续输入的前提下,多站在一种对方思维(英语思维)的高度,不局限每个单词的意思,把握全局整体,慢慢体会整个段落在讲什么,作者的思路是如何一步步推进的。
英语思维既然跟中文思维有所不同,那快速地能够运用好,就好比在思维的广度上、以及接收知识的深度上多了一个视角,如果说看英语原著,或英语原生材料需要勇气,那我认为通过这层的理解,每天保持个1-2个小时的输入会变得是相对容易、很正常的事儿。
最近一直再研究如何在mac上实现包括epub(电子书)在内的全文检索,想想自己之前囤了那么多的电子书,根本没时间看,现在终于可以通过对关键词的检索有针对性地看,慢慢完善自己对于个别概念的认知。
搜索了如何全文检索的教程,自己试了很多次,发现不成;晚上捣鼓,白天捣鼓,最后在回头看李笑来分享的教程截图,发现原来只能达到这个效果:通过spotlight搜索关键词,能搜出来有哪些epub的电子书书名包含,无法搜索到每本电子书里具体有关键词的句子段落。
然后得出一个结论:不管学习还是研究这个东西,第一遍非常重要。
一定要仔细,仔细,仔细,因为之后你在回过头看第二遍时,你的大脑认知会开启自动识别功能,自动识别出你第一次看到的那个意思,很容易就让你失去重新在解构、识别的意识;好比,我们经常会在墙壁、云朵或一些抽象的东西里看到与我们之前脑海里通过影视作品脑补出的模糊图像类似的样子;就像前些年美国911事件,很多人就在燃烧着的双子大楼的烟雾中看到魔鬼撒旦的头像。
这样就实现了mac通过spotlight对epub、pdf、word、txt等常见格式的全文检索(需要走两步,先检索到书名,然后通过ibook打开后,再通过右上角进行检索);拿出50G的内存来足够构建图书馆了。
利用mac的ibooks看书,可以边看边做笔记;之后如果想检索当时看到的例子或句子,直接就可以通过关键词检索到,同时iphone可以跟ibooks同步。
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我发现kindle的全文检索功能要更优于spotlight,它可以把装到里面的所有书籍进行全文检索,检索出来的直接是含这个关键词的句子、段落;这点就方便多了。
如果像跨书籍来了解某一个概念的应用,尤其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优势会更明显;一个英语单词我们通过词典来查,往往会有多种意思,但当我们在书籍、文章里看到这个单词的时候,往往会拿不准到底是哪个意思,加上对语法、句式搭配不熟悉,这时候就要抓瞎了;用kindle对这个单词全文检索,然后你可以了解到几十上百本书籍里这个单词呈现的意思,然后你就可以总结出来这个单词比较常见意思的使用场景及规律;但缺点是不支持pdf格式;容量太少,3G。
这样,慢慢搭建自己知识体系下的个人移动图书馆(iphone+mac+kindle),带有点个人定制的意思。
最终,读书就形成了纵向、横向交错的推进形式。纵向:是针对单个词语、概念的检索式阅读;横向:是在一本书的体系内,根据读者的结构、逻辑、系统的阅读。
想想都觉得很爽,是一件很让人高兴的事情。
对了,里面的一些设置细节没写,在网上也都有相关教程。如果你找不到,或需要帮助,可以给我留言,我看到了会第一时间回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