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白昼(1)

  开篇有一个问题:何以明正,何以辨邪?

  可以说,这个问题相当简单啊,在社会中“正常”的是为正,“反常”的是为邪,那“大众化”的是正常的,“小众化”的是为反常。可当真如此吗?近几年,大多数人沉迷于电子产品所造成的“快餐文化”无法自拔,可如果这种生活方式是为正的话,一些有深度的学者岂不是要被狠狠“批斗”?几千年的文化为我们反复证明了这一点,真理永远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如此的例子数不胜数,譬如古代的奴隶制,延续了几百年的种族歧视,德国二战时的纳粹政策,都完美地诠释了这个道理。

  那么又要说了,“邪”不是很显而易见吗?打家劫舍是邪,杀人放火是邪,一切犯法都是邪……诚然以上是邪,都是行为上的邪,真正的邪。不过有时候,人们把邪给看错了,以为邪是一个群体,一种思想,但它们通通不正亦不邪。


  群体,从没一个群体(指合法)是绝对的正或邪,毕竟它们各自有各自的形象、习惯、信仰,它们都应该被接受包容理解。谁都没理由自命清高,也通通没资本歧视他人。

  笔者在睡不着的时候喜好散步。在漫步时,突然发现这时的夜晚明亮了许多,不像睡前那么漆黑一片,令人害怕,尽是月夜的柔情,于阳台瞭望,甚至让人比白天更热血沸腾,令人想起武侠世界里的“轻功”,内心充满快乐,敢问这是为何?

  其一,人的眼睛已适应于黑暗。人真正接触了夜,包容了夜,才能看出夜的美来,而不是凭借白天的影响,对夜产生误解,认为是黑暗和可怕。反之一些只要太阳一落山就匆匆钻到被窝里的人,只会因为自己的偏激,错过明月与繁星。毕竟只有包容与理解,人与人之间会更磨合,个体的心智也会更成熟。


  其二,人类的科技已经成熟了许多。路边安上了路灯,使人看得清楚,墙上有了监控,让人不再恐惧。摸黑和走夜路有了保障,夜才有了吸引力。没错啊,这是相当浅显的道理,也可以从中推测出为何古代会有禁宵令——那时候,晚上会发生什么事,谁也不知道。夜晚漆黑一片,人对夜,才有了深深的恐惧。反之,只有在夜里点上路灯,一来防止了不好事件的发生,还可以让人用灯光仔仔细细观察夜,仔仔细细看出它的“美”与“丑”,才会使人做出其明智的判断:自己要不要接触它。这,也是为什么有些领域被人过度赞扬或嫌弃的原因:它里面没有路灯,或者路灯铺得不够全面。

  如果仔仔细细思考一下就可以发现,群体的核心是大家差不多有同一个思想,再细分一下,各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这些思想分正邪吗?不因为没有一个标准来衡量何为正何为邪。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唔……啊……你,你轻点儿……疼啊唔,说好不会那么重的。”等梦月松开手,初霞一边大口地喘着气,一边心疼地摸着她那被...
    一只拾光雪儿吖阅读 1,257评论 26 8
  • 小时候很怕黑,很希望一天24小时都能看到阳光,晚上一个人睡时,也都把灯点亮。 长大后我却爱上了夜,夜里的灯光很温柔...
    李木只阅读 293评论 3 1
  • 我手里掐着的烟越来越短,直至尽头。 我把烟头随手扔在水泥板旁湿漉漉的土地上,再用我的新百伦轻轻捻过。昨晚刚下过雨,...
    拾芥阅读 516评论 2 3
  • 严冬一封锁大地的时候,大地满地裂着口,庭院的丝蔓扯着嗓。 时在中春之季,太阳从尘埃里开出花来。那些在夜里冷清的丝蔓...
    匪我思且A阅读 328评论 5 12
  • 11岁玄鸟/文 黑夜飘忽,升起点点白昼开开关关,白色里送着光那光比金子还美那白昼比太阳还亮望着一望无际的黑夜,在看...
    小玄鸟阅读 560评论 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