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到过这样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深以为然。
昨天朋友打来电话,隔着长长的电话线,都能感受到她内心那出离的愤怒。
她说孩子的老师不让孩子上学了。“我该怎么办?”她问我,接着又附加了一句:“我真想骂他不想上学就滚!”
“先别急,不让上学是啥原因呢?”我问她。
“因为上课说话了。”
原来,昨天下午上课的时候,朋友的儿子小华和同桌说了几句话,老师说:要说就出去说。小华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就真的出去了。
朋友很无奈:“他就是脸皮太薄。我问老师,他同桌是怎么处理的?老师说,同桌只是低着头承认错误,但小华把脖子一梗,扭脸就走。”
我问朋友现在孩子在哪里?
“在家呢!我真想抻给他,不想上学就不要上了。”
这可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坏情绪只能让问题更大,对解决问题没有丝毫用处,这些是在和儿女这么多年的相处中,我所领会到的。
“那他现在自己怎么打算?”
“他能有什么打算?他心里都是糊涂的,什么都不知道。”朋友下了断言说。
气话归气话,才初三的学生,不上学出去会做什么呢?当然还是需要好好的劝说他先去上学的。可是朋友显得很无奈:“怎么说都不行啊,他就是不去,要不就按他说的,让他出去打工,万一他觉得辛苦, 再回来学习,会不会省力些?”
“那万一他感觉到的不是工作辛苦,而是脱离学习的放松呢?”
“那怎么办?”朋友是想无论如何上个高中,树大自然直。但现在这个坎儿过不去,她一时没了主意。
我能有什么办法呢?我想了想,用我对儿子的方法吧。我和儿子虽然时有冲突发生,但我们的观点还是基本一致,就是虽然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高考却是相对平坦的路,所以我和儿子签过一些协议,虽然最终没有坚持到底,但还是有些效果的。
“首先得让他理清自己到底下一步想怎么走?”我强调说。
朋友不无忧虑地说:“我那个儿子,唉!根本不管用!真不想上学就不上吧,顺其自然好了。”
我只有说那你再好好劝劝他,和他说说,看他自己是怎么想的。
挂了电话,想想这两年来小华因为学习、偷偷上网吧、和老师发生摩擦等事情,让朋友几乎崩溃,想顺其自然哪有那么容易?
一年前的一天早上,朋友风风火火的来家里找我,说儿子不想上学了,原因就是学不进去。她问我该怎么办?
三月暖暖的阳光透过纱窗照在她焦灼无助的脸上,略显刺目。我建议她先静下心,和孩子谈一谈,了解他自己的想法。她一口否决:“说他也不听啊!”
看书?一个念头闪现在我的脑海,平时我给儿子总是打鸡血,让他相信自己就是学霸,所以不论成绩好坏,儿子总是觉得自己是好学生。我觉得让他经常读一读热血沸腾的文章,很有效。于是我说把刚在网上买的《学习改变命运》的书拿给她看。
“他?看书?”语气里满是怀疑,她摇摇头说,“他根本看不进去。”
“那你先看,你看过以后,和他沟通的时候不就知道该怎么和他说话了?”
“我也看不进去!看着书上密密麻麻的字,我头都疼。”
停顿了一下,朋友又说,“那我试试吧。我把书放他床上,也许他就自己去看了呢?!”
我给她说了我的做法,儿子如果不看,我就读给他听,虽然他也会烦,但孩子怕伤父母的心,总会耐着性子听,万一他听进去一句话呢?
朋友不屑的说:“那是你儿子,我们家的那位?嗨,根本不可能听我的。我还没有说话,他就推开我,很不耐烦的说好了好了别再说了!”
“那你试试吧。”听着她对儿子全面的否定,我心里也没有了底气。
第二天,朋友打来电话说儿子去上学了。我问她用了什么办法?她说,就是用了你说的那句话,让他想想自己今后想怎么办?
其实,这样看来,孩子也并不是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只不过在他幼小的心里,是希望家长能够理解他尊重他,能够感受他学习上的困难,给他指出一条明路;而家长难的事,不知该怎么辨识,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但家长和孩子之间,不能总是在这种状态里,来来回回兜兜转转,而应该积极的去面对青春期的孩子,从阅读中学习和孩子如何相处,在相处中渐渐的了解孩子,修正孩子的一些行为。
我又问她孩子看书没有?她说,我只是把书放在他床上,不敢当面给他,不过清早偷偷到那看了一下,你夹在书上的夹子去掉了,也许他看了吧?唉,真难呀!顺其自然吧。如果我再有个孩子,一定不会是这个样子!她无限憧憬地说。
我无话可说,很多时候,面对一团乱麻,我们两手一摊,说一句顺其自然,之后寄希望于新的开始,但即使重新开始,以她现在的处理方式,我想结果还是一样的放任自流。抓不住现在,即使时光倒流,同样也抓不住倒回去的光阴。
那些从小不用父母操心的孩子,总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还是需要依靠父母用心支撑,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像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有些依靠自身的能量,会长得很高大,开得很绚烂;但更多的,还是需要园丁在最初对它们精心培育,才能在长大后绽放我们希望看到的美丽。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不去追悔过去,而是抓住现在。
正像那句话所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