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莱是英国的爱尔兰人,活跃于十七十八世纪,工作为主教。是经验主义哲学家,提出重要的灵的概念。写过三本书,但是最有名的可能还是给加州大学的一个分校命了名。翻译可能不一样但是你一定听过,就是那个很厉害的伯克利分校啊。
伯克莱十分排斥唯物主义,他认为唯物主义对宗教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使人们对保护创造我们的上帝渐渐失去信心。但是他的经验主义十分彻底,不像休姆的经验主义掺杂了部分理性主义。
伯克莱的经验主义自成一派,洛克完全相信感官,认为我们可以感知物质的主要性质和次要性质,从而得知物质的观念。伯克莱认为我们所感觉到的并非物质或质料,而是灵给予你的感觉。比如说你被开水烫了一下,开水是不一定存在的,你刚刚的烫的感觉来源于灵,是这个万能的主给了你这个感觉,而不是开水。
在他之前崇尚经验主义的人都一致肯定真实世界,而伯克莱对此充满怀疑。他认为,我们无法查知感官所得到的刺激,是否来源于真实的物质,所以,世界是事物还是感官幻想就无从知道了。
作为一个主教,他不留余力地宣传宗教思想。天主是我们所有感觉的来源,他造就了我们的所有对这个世界的概念。我们和感觉到的一切都在天主的心中。打个比方,如果我们的生活可以写一本书,那么天主是书的作者,他想让这个世界发生什么都可以。苏菲其实只是存在于少校的心中。少校就是苏菲的世界的作者,他制造出了种种幻象提示苏菲去质疑这个世界的真实性。席徳是这本书的读者,如果说,少校是上帝,那么席徳就是天使了。
伯克莱一直怀疑这个世界的真实性,这种怀疑的不轻信的思想影响了后来的休姆。使他开始思考能够回到单一感官的事物到底存在与否。
苏菲在15岁生日这天知道了自己的世界不过是少校的把戏,她一定很伤心吧。所以,她一定在努力沿着兔子的毛皮向上爬,去看看魔术师礼帽外面的那个世界。
伯克莱,一个怀疑世界真假的,怀疑人生的,怀疑一切不怀疑自己的,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