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回澜,百年廊桥

廊桥

        独飞溪谷千余载,风雨侵蚀永不朽。 为民为客休安过,天下惟有木廊桥。                                          ——题记

        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步行,我们来到了著名的泗溪姐妹桥之一——北涧桥。

        踏在清幽的青石板上,两边是玲琅满目的小店,房檐遮挡住了天上炽热的阳光,溪水带来了一阵清凉。

        走上北涧桥上,这是叠梁式木拱廊桥,因桥跨北而上,故名曰“ 北涧桥 ”。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嘉庆八年(1803)修建,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

        “ 木造飞虹千古奇,其中奥妙有谁知?鲁班若自桥头过,疑是八仙醉后遗! ”北涧桥气势如虹, 青瓦红墙,它是由木板拼接而成,不用任何铆钉。而它身上的红,不是一般的红,是那种自然的红,艳而不俗。

廊桥

        站在宽阔的石岸边,欣赏着红墙青瓦的廊桥,仿佛身处宋画之中。古树矗立在桥的两端,右边的极为茂盛,它们像忠诚的守卫一样,守护着廊桥,又像睿智的老者一般,为我们讲诉廊桥的故事。微风的抚摸下,古树轻轻摇摆,桥屋上的脊兽在翠绿色的树枝中若隐若现。水面泛起一圈圈的涟漪,水波荡漾,阳光的照耀下,发出闪闪金光,波光粼粼。水中的鱼与游客玩耍,构成一幅人鱼和谐的图画。

人与鱼玩耍

        北涧桥原是建在现桥上游约五十米处,现在仍存旧桥遗址,当年为木平廊桥。桥下有三块岩石,村民们说那是三只龟,守护着村落的水口。平桥毁掉后,人们在下游改建木拱桥(也就是今天的北涧桥)。关于原来的木平廊桥为什么会毁掉,其中有一个故事:

        四百年前,有两个云游天下的仙翁,路过泗溪北涧桥,看见这里山清水秀,景致好,两人就在桥上摆下棋盘,一边赏景、一边下棋。 一会儿,一个老婆婆带着一个名叫知周的孩子,得路过桥,她对两位仙翁说:“请两位客人行个方便,让我和知周过桥吧!” 两个仙翁听说那七八岁的孩子叫知州(周),觉得好笑,放下棋子站起身来。其中有个仙翁顺口念了一首诗:“八十婆婆不知羞,小小孩童做知州。此孩若有知州做,北涧桥上水漂流。”老太婆听了仙翁的取笑,羞得抬不起头来。 有句古话说:“欺负竹脑,莫欺负笋卵。”

        十多年过后,那个名叫知周的孩子竟真做了知州。就在他当知州的那年冬天,泗溪一带做了一场连天大水,把北涧桥冲走了。 没了桥,过溪不方便。所以康熙十三年,下桥村人在北涧桥原址附近的地方,重建了一条木拱桥,就是现在人们看到的这条北涧桥。 这故事大部分当然是虚构的,但林氏家族中确有“知周”其人,《林氏房谱》中“墓志”篇里讲到,说是始祖林建的墓后建有两座墓葬,“左为大中大夫仪甫公。右为文仲公,俗呼知州坟,盖文仲公一名知周,非官名也。”

        神奇的故事,为北涧桥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廊桥与琴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3,981评论 0 15
  • 不知不觉,2019年的第一个月就要这么过去了,农历新年还没过,就好像这一年还没到头,但是实际上,确确实实,已经过去...
    元元圈阅读 1,566评论 0 2
  • 作者:元夕 昨天与表妹一起吃饭,她边吃边用微信跟一刚认识的男士聊天。刚开始她聊得挺开心的,没一会,她生气的把手机往...
    元夕的简书阅读 4,415评论 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