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县小坳村产业扶贫现状调研报告
我国多年的扶贫经验证明,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是帮助贫困群众甩“穷帽”,去“穷根”的根本途径。没有产业发展带动,很难脱贫;缺乏产业支撑的脱贫,也难以持续。给钱给物只能是救急解渴,兴办产业才能开流活源。从2017年以来,小坳村村委为实现村民生活水平总体提高,全面抓好产业扶贫工作,确保全村村民实现稳定产业增收。7月15日至30日,我们一行来到来凤县小坳村,就扶贫工作进行调研,深入到小坳村及北方的大堰塘村,西方的大坪村等周边村落,了解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和困难,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扶贫开发工作总体情况
小坳村位于绿水镇西南部、距绿水镇政府20公里,国土面积16359.6,耕地面积1543亩。全村9个小组,总人数1402人,39户。妇女儿童887人,劳动力457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121户425人。多年以来,经过多种扶贫项目,截止2018年1月共有35户81人未脱贫。
(一)实施整村推进,改善基础设施。小坳村山上与山下垂直落差大。2018年,村继续努力,为了改善村民用水条件解决饮水难问题,致力于安装塑料水管。
(二)推动产业扶贫,促进农民增收。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部署要求,推动来凤县社会扶贫工作提质生效。
1、2018年小坳村积极推进种植小水果,大力发展茶叶、药材、蔬菜、油茶、烟叶等特色经作种植,支持种植大户发展适度连片规模种植,推进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鼓励大户带动、加入专业合作社等途径,扶持村民发展高效经作产业。
2、重点发展家禽、生猪等优势畜禽产业,扶持贫困户从事一定规模的生猪、蜜蜂、牛羊养殖。村民根据生活条件,选择合适畜禽发展养殖,政府给予一定补贴。注重扶持一些一些贫困户适度扩大生猪养殖,通过大户带动发展家禽养殖。
3、休闲观光农业。鼓励有条件的村民挖掘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积极创办农家乐、美丽田园等休闲农业业态。引导村开发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实现游购娱吃住多行环节获利增收。对达到星级标准农家乐给予奖励。
4、引导有能力的贫困户直接从事农产品经销、电子商务。免费提供县级主部门组织的电商业务培训,支持农业生产和流通企业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农超对接等产销衔接模式,推动种养基地、贫困户形成稳固的购销关系。
(三)、实现“输血扶贫”为“造血扶贫”,小额贷款解决村贫困户发展投入不足,激发贫困户激生动力,实现脱贫目标。做到“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能脱贫。”
(四)、实施搬迁扶贫,开辟扶贫新路径。2017来凤县绿水镇政府为小坳村草鞋铺集中安置点工程项目招标,除拟建房屋、安置人数外还包括室外道路,室外排水、室外路灯、挡土墙及室外绿化等附属工程,实现村民搬迁工作有效进行。除此之外,2018年小坳已全部实施危房改造。
二、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
(一)、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及措施
1、扶持生产,实现就地致富。针对长期居住在农村的贫困户,通过引导帮扶,开展种植、养殖等手段,实行就地脱贫致富。①近年来以小水果为重点,包括柑橘、柚子、葡萄、猕猴桃和梨子等小水果,采取免费提供苗木、技术培训,新发展1亩种苗补助800/亩。②茶叶种植。政府对其产业实施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扶持,积极鼓励村民发展绿茶和藤茶。③蔬菜种植。包括生姜、大头菜,以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扶持。④药材种植。包括凤菊、黄精、木本药材、白术四类中草药,以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扶持。⑤优质红薯。以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扶持,新发展1亩补助200元。
2、移民搬迁,危房改造。针对那些居住偏僻,交通不便、生产资源缺乏的村民,为贫困家庭提供住房保障。扶贫搬迁项目按省定标准和办法执行。
3、劳务输出,转移剩余劳力。对拥有一定能力的村民进行技能培训补助和技能鉴定补贴。使部门农民学得一技之长外出打工或创业,增加贫困家庭收入。
4、政府供养,保障基本生活。主要对象为特殊贫困户,政府给予补贴,保障有部分能力的五保人员正常生活。
(二)存在问题
1、对象识别不够精确。村民普遍反映基层组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没有做到客观公正、一视同仁。虽然国家有制定统一扶贫对象识别的办法,以及“一申请二评议三公示四审核”的识别程序,但还存在识别对象不够精确的问题。一是家庭人口数量越多,按照整户识别贫困人口的原则,越难把握家庭整体贫困情况。二是农户收入很难准确统计,存在农户隐瞒部分收入的情况。
2、扶贫成效还不够稳定。一是自身脱贫,致富造血能力较差,会出现一些“扶不起”现象。特别是留守在农村那部分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生产能力偏弱的“三偏”贫困人口,思想保守甚至愚昧,“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二是遭受自然灾害或各类事故、重大疾病等返贫情况,致使扶贫变成反复扶贫。三是收入来源渠道不稳定。贫困人口普遍无一技术之长,发展产业没有技术支撑,很多投入打了水漂。相当一部分人是靠打临工、卖苦力谋生,收入很不稳定,随时都可能返贫。
3、发展小水果虽初具规模,但在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产业化水平依然滞后。小水果种植布局分散、产业链短,水果附加值低、市场规模较小、无龙头带动,合作社作用不大。二是项目周期长,抗自然灾害、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效益短期内难以显现。
三、主要措施及建议
1、产业扶贫要做到因地制宜。村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多山地、台地、陡坡地,机械化程度低,土壤品质差,水土流失严重,夏季多炎热天气,烟叶玉米等作物损失严重,广种薄收的现象比较突出。村民反映因小水果种植地不对,种苗多被浪费。可见,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产业的选取,要因地制宜,要选择适合地方的自然条件、资源条件、技术条件的产业,不能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跟风、盲目选取,选取水土不服的产业。
2、利用龙头来带动。没有龙头就没有市场,就没有价值链。该村出售仍处于原始阶段,出售依然单靠商贩上门买卖,农户对周边市场无掌握。所以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建立起“政府+金融+保险+公司+贫困户”五位一体的精准扶贫模式,政策、银行提供贴息贷款,并全程技术保障,保险兜住网底,实现多赢,按照产业方式办,自然发展顺利。
3、强化技术支撑。开展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和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同时围绕各个地方的产业发展。让村民放心,甩起膀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