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时候很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周国平的《安静》,《善良 丰富 高贵》,虽然已经记不清里边的文字,但是我很清楚的知道这本书对我人生观的构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次看周国平老师的书,仍然很喜欢,每次看他的书,他表达的观点,总会觉得内心十分宁静,会感受到生命、人生很美好,何必为了那些外在的名利,为了别人的目光去过自己的生活?
“中国人的比赛精神集中在有形的名和利上了,而在无形的领域,对于个人内在的优秀,个人能力的成长和心灵的快乐,则非常缺乏比赛精神。功利的比赛精神表现在国际舞台上,就是一种浅薄的民族虚荣心,特别在乎表面或次要事情上的名次,诸如体育之类。这是一种低级的比赛精神。什么时候我们正式中国在教育、科学、医疗、环保、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落后情况,在这些事情上耻于当最后几名,争取当前几名,我们就有高级的比赛精神了。”
“人生追求上,中国人心中往往没有自我,只有他人,大家在争夺什么,我也就要什么。”深有同感,感觉从小到大,免不了被周围的孩子家长拿来跟自家孩子比,争当所谓的家长心中的完美孩子,要不闯祸,要学习好,要有一些乐器特长,甚至要看起来漂亮等等。无形之中,我感觉自己之前形成了跟别人比的习惯,总会把自己跟别人放在一杆秤上去比较,比我好看的看她成绩,成绩没我好就满意,成绩比我好的又去看他的样貌,长得没我漂亮又会松口气。直到慢慢长大,才慢慢明白,人不要活在别人的目光下,不要总是去跟别人比,搞得充满竞争关系,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取代的优点,我们应当做好自己,承认自己的不完美。
“我能得到他们,也许正是因为我没有把他们太当一回事儿,至少没有当作自己的目标。”看周国平老师讲自己的事,会觉得自己很功利。确实,我有种想要得到一些荣誉,得到所谓成功的欲望,但却没有真正看清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深陷于当下社会的浮躁之中。所以,踏踏实实做事,并热爱、喜欢自己正在做的事,努力坚持把他做好,过好每一天,人生就该是这样,不是吗?
“当那个人处在极端幸福或极端痛苦之中时,你应懂得静默,这是一种尊重和教养。”
“个人坚持一种习惯,比如节食、跑步、按时起居,也几乎可以算是有信仰了。”这句话的信仰二字触动了我,真心觉得人生在世,是需要一种信仰的,中国没有宗教,我也不愿去信宗教,何不自己去做一些事情,一些需要长期坚持,且正确的事情,将他们当作信仰,不亦乐乎?
“心态好是最好的养生。”“我敢肯定,一个人太在乎自己的身体,这个身体一定会出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