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就是无法坚持更新?这一点是关键!

by Anton Maksimov juvnsky

为什么我无法持续更新?因为缺少读者反馈。

和菜头在最新的文章评论里回复道:有的人觉得自己写得慢是因为缺少反馈,如果有反馈就会快起来。我深以为然。要说写没有读者反馈的文章,可以从初三写日记开始算起,直到现在,将近十年。以前用的是那种巴掌大小的“工作簿”写的日记,每天一面,有规定的字数。有时遇上值得记录的事,或者那天晚修比较闲,就写多几页。现在我幡然醒悟,那不就是持续更新吗?对不起,我被自己从回忆里的这个发现震惊了。

假如那时候我开了公众号,并把每天的日志放上去,相信会引来不少同龄人的关注吧,因为写的都是学校里真实发生的事情,以及我自己的情感。即便现在回看,仍能很容易进入到当时写作的情绪,随着喜怒哀乐。但后来,到了高中,特别是大学,因为没有反馈,我的日志变得越来越随便。有时只是流水账式的记录,有时只是一句话。不单日志,写书籍的读后感和电影的观后感也是。写完之后存在有道云里,只给自己看,所以写的时候没那么有动力去用心写。

至少对我而言,现在我认为:读者反馈很重要,无论好坏。入职以来,我写了一篇关于小区业主大会采访的文章,写完发给同事看。他说写得比较理性,挺好的,我很受鼓励。另一位被采访人说我能短时间内理清事件逻辑,挺不容易的,但内容细节还可以改进,我也觉得说的有道理。发给女朋友看,她说写得挺好,我又开心了一次。这就是反馈的力量。

大半年前,我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个问题,直到现在,仍隔一段时间就会收获多一个赞,新的评论就几乎没了,但我看多出来的赞,还是会为当初认真写下答案的自己高兴。虽然我最喜欢的平台是公众号,因为这对作者而言最自由,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也最亲切而微妙,像邀请朋友到自己家做客。而其他平台,像知乎、小红书、简书等,则更像是在一个有很多人闲逛的广场,你端张凳子,摆张桌子,坐下来给愿意围过来的陌生人讲故事。人流量大,但人们也会来来往往,很少驻足停留。

无论是赞美的、批评的、尖酸刻薄的、俏皮可爱的、善意恶意的评论,都是有意义的。李笑来说,在最开始写博客的时候,他会将所有评论都放出来,无论内容是什么。即便是骂得很难听的,他也会去想到底文章的哪部分刺激他,导致他有这样的愤怒。我想,这是很高的境界。但对普通人而言,你可以忽略掉一些恶意的反馈,或者像和菜头那样勇敢怼回去。但对于大部分善意的赞美或批评,你大可以接受,与之互动,为想想背后的原因。

自说自话很容易,但久了就会觉得孤独,从而难以坚持下去。这就是为什么写的东西一定要发出来让大家看到并反馈的原因,这是我写作这几年来最大的经验之谈。都是老生常谈,都是大白话,但只有自己真正经历过,才知道,很多道理即便被千百人重复说过,还是会被忽视。越重要而浅显的道理,越如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