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多了,障碍就多了
缺爱的人装的很有爱。大家同意,其实每个人都好不容易才活到今天吗?你老公也好不容易才活到今天,对吗?
二与其说建设家文化,不如说先建设自己一个人,先教育好自己,才有可能教育别影响别人。
三收回也是一种能力,静。和动都是能力。人对第一次总是那么热情。和身边的人介绍自己。你总是那么热情。
课程开始。
一边界格局。
外在边界是为了尊重,例如舞台与人的边界,椅子与人的边界。
内在边界是让人有心理空间,让他能表达自己。
人与人之间是没有边界的,哪怕知道对方不高兴,依旧要说。
一个人心理和行为有边界的人,才会真正尊重和敬畏他人。
一个父母的眼光在哪里,孩子就会到哪里。
机器和人脑连接open AI机器人。机脑连接残疾人也能走路。机器人不开心了,他就会攻击主人。OPPO AR开会不让人类进去。所以现在不是知识社会。指甲片的芯片就能录入幼儿园到大学的所有知识。14万就能买到机器人,老婆还可以生孩子,机器人能代孕生孩子。
我们的边界格局决定了如何打破人为的框架,建造一个孩子更完整的世界。
觉知决定内在世界的境界。每个人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外在和内在的综合才是完整的,系统的。
男人和女人也是不同的。女人说不用了,不代表真的不用了,女人说可以的,不代表真的可以。
好的生活不代表好的人生好的人生不代表好的生命。
在生活层面,你只关心吃饱的问题,成绩的问题,吃喝拉撒的问题。
在人生的层面,你更注重孩子是否有爱,是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否想过帮助别人,是否有内在追求,你会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
在生命层面,你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心情好不好?有无表达他今天的感受?有没有爱别人的能力?有没有影响力?
关于爱的能力。自爱的人看到的都是别人的问题,他爱的人看到的都是别人的需求。
价值力。当一个人有了价值观,他就会自信自信自己很有能力。当一个人没有价值力,他就会。你在恐惧自己是没有能力的。
影响力。要么做影响他人的人,要么做被人影响的人,就是从众效应。
父母要修爱的能力,价值力,影响力。
老师,布置作业。在你的生命中,有没有生命能量停留的时刻?就是某一段时间让你很担心,很害怕,很无助的世界和画面。试着在这三天的课程中去穿越童年的障碍。
想到了初二收到的情书。感觉自己是一个不好的人,是一个坏女孩。
大儿子四年级成绩下滑,感觉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人,非常绝望。
境界是真实存在的。身外无物,心外无物。
每个人所认识的世界都是自己抽取的世界。你所关注的慢慢会成为自我教育。
人是多样性和多可能性的,人活在世界上没有唯一最好的活法。
人无知无爱无能才会痛苦。
家庭教育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家庭教育是一门教育艺术,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哲学。
贯穿我们生命的有感知系统和直觉系统。
感知系统又分为直觉味觉,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六部分。
直觉系统又分为心灵感受,情绪认知,思想精神,逻辑思维七种。
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但愿我们在死时也可以说这句话了,无遗憾。
孩子的感知系统没有被打开训练。例如现在有很多的不婚主义者。据说。每年确实三四百万人口。
前因设计。你是要孩子用一生去疗愈童年,还是用他的童年去疗愈一生?
青春期孩子经常说嗯,不知道出去。这都是源于他们不会表达感受。源于他们没有打开自己的感知系统。
一个人的发展,先从感觉到感知再到认知和思想。
教育孩子要思维快一步,行为慢一步。这才是正确的。千万不要行为快,一步思维慢一步。
案例。当一个孩子看花的时候。
第一个妈妈直接拉走孩子,然后说快要迟到了。他就是行为快,一步思维慢一步。
第二个妈妈说这种花很香哦。那边还有更香的花,我们去看看。这个妈妈直接把孩子的感受打断了。
老师建议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发展,感觉感知,进而形成认知和思想。
老师说他在做阅读理解,让体验主人公的心情,他写的是难过。结果老师打错了,说正确答案是伤心。后来又出现快乐的近义词是。老师就不知道到底哪个是正确答案。因为高兴兴奋愉悦开心都可以。这就是教育被固化。
我们要保护孩子的发现力。
关注问题,让我们产生了恨,关注需要,让我们产生了爱。
作业一回到家要关注家人的需要,这样就会产生爱。
要说别人想听的话,不要说自己想说的话。
教育的保护是要有敬畏底蕴。
我们的孩子都是厦大毕业的。吓大毕业。
父母培养了他们的恐惧,与对他人环境的不信任。
父母常说不可以,却不说可以。正确的方式是父母先说可以,再说不可以。例如你可以像花草喷水,不可以向人喷水。你可以找一个不影响他人的地方哭,不可以在公共场合哭。你可以查资料,用手机不可以玩游戏,用手机。
先说不可以,就让他产生对抗。
先说可以让他感觉被尊重。
只有底线文化,没有敬畏文化,他是不完整的。
人要有精神的出口。
男人的精神出口喝酒发脾气打麻将。
女人的精神出口哭购物聊天发脾气。唱歌。等等。女人的出口是最多的。
孩子的出口玩游戏。运动。孩子。可选择性的要比成人少的多。
生命是用来疏导,而不是用来堵的。这就是对生命的敬畏。
教育保护五价值高度。
父母的价值感决定了孩子的天花板。
他妈妈说自己因为文凭低才找了爸爸,否则看不上他。
他爸爸说因为没考上大学才去干体力活。
孩子听到爸爸妈妈这样的话,就会形成低自我价值。
父母的高自我价值会形成孩子的自我认同。
保护孩子人生的五大箩筐,感觉敬畏格局,发现价值。
第一天下午的下半场。
静像神经元被发现才20多年。
就像神经元是有传染力的。比如别人打哈欠,你也想打。别人吃杨梅,你感觉口里酸酸的。
行为情绪具备传染力。
信息想看文字,不想听语音。这就是视觉思维。父母给孩子留言板多留言少说话。
用报数的方式数数,这就是逻辑思维会比较慢。用视觉思维比较快。每排十人,三排30人,四人没举手,就是26个。这就叫视觉思维。
领到七周岁的孩子,父母尽量用视觉思维教他们。直接跟他们说,这是五个苹果,不用让他们一个一个的说。
不能同时进行的,我们要有逻辑思维。比如跳绳做蹲下起来。
视觉思维一下,能看到36000条信息。
腱鞘神经元与三觉。视觉听觉感觉。
互动方式。
第一次老师做什么动作,大家跟着做什么动作?老师举起右手,放下举起右手,放下。
第二次老师说什么大家跟着做什么动作?老师说请举起你的右手放下。
第三次。老师说你们自由的做动作。
爱恨都是教育,我们自带教育功能。
人会关注两种人爱他的人,恨他的人。
收到多少信息?只要被重复,就会形成强烈的印记。而最终形成他的人格特质。假如他从小喜欢白雪公主,穿白雪公主的衣服。他就形成了白雪公主的人格特质。假如他经常看孔子圣贤的书籍和电视剧。长大他就会形成圣贤的人格特质。
深度关联教育法。
案例,玫瑰花。
抽象的全部具象化,视觉化教育。
可以通过看玫瑰花。剥玫瑰花纹,玫瑰花。
第二步,将一片又一片的叶子摘下。扔地上。然后再一片一片的捡起来。夹在书上,每天去观察花瓣的变化。
这样让孩子对玫瑰花的认识就活在了三维四维空间。
而不是父母直接告诉孩子,这是一朵漂亮的玫瑰花。这样孩子就会活在一维二维的空间。
深度关联会形成深层认知。进入三四维的空间。
0到3岁,在家里物品上贴上汉字。就是给孩子视觉思维。深度关联。
利用关联共鸣埋雷,让孩子回到学校被一点即通。
孩子在动物园摸过孔雀的羽毛。摸的时候妈妈大声说三遍孔雀。然后回到家,妈妈再拿出孔雀的图片。说三遍孔雀孩子就会有感觉。这就是深度关联。
可以带孩子去菜市场认蔬菜。
一种尊重生命,还原真实的教。
具象教育法。
卡尔威特在九岁上大学,14岁获得博士学位。他的父亲从小让他走历史走世界。
成长是关注过程,让结果自然出现。
就是从抽象化到具体化。
进教室具象化教育的极致运用。
在寺庙你就会拜佛。在夜总会你就会唱歌跳舞。你带孩子经常去哪里,就会带出与环境匹配的行为。
曾国藩做离场教育做到了极致。他会添加训家规设计走廊,过道厨房都有教育的标语。
诸葛亮有不畏良相变为良医的家训。所以后来诸葛村就有很多的医生。在八卦村,听说小偷进去都出不来。村庄都是按八卦设计的。村庄里到处都是教育标语。
朱熹在大厅就有正气二字。这都是一种环境教育。
中三天导师班讲到职务的指导交换。
关于看花的直达交换。
我看见了很多人在欣赏我。
当我成为一片花瓣,我看到我与其他的花瓣不一样,每一个花瓣都缺一不可。
当我成为一片叶子,我依然欣赏我自己。
当我看到别的枯萎的叶子,我渴望支持到他。
但我是质感,我就有责任和能力支撑术业和滑板。
老师建议教孩子与植物置换孩子半年一定有变化。
一个人心里有花花不在眼前,你都能看见花一个人心里没爱别人,给你再多爱你都感受不到爱。
你试着把你一天说的话录音,然后返回来听,你会不相信?这是你自己说的话。很多父母不知道,还装作知道,活在自己有限的认知里,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
言传身教是关联教育的另一种表达。
教育环境,文化环境,精神环境,情感环境。
现在。最缺的是精神环境和情感环境。
精神环境是需要父母活出来的。
不少孩子注重物质方面的发展。父母培养了孩子的物质欲望。
情感和精神教育却很缺乏。
第一天下午。
你是有权利选择不伤害自己的。
当一个孩子说父母因为自己高考失利而经常争吵,他很难过想死。
老师就送给他那句话,你是有权利选择不伤害自己的。
你要有一种能力,那就是万箭穿心,穿你而过,却不伤害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