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或许是多年后的某一天吧!那时,春将逝,暮雨中落花委地成泥,思念你的情怀依然如丁香一般空结着幽怨。我们该以微笑,还是以泪水面对彼此?
一别经年,尘世的历练,岁月的黯然转换,我的心啊,早已落满了沧桑的痕迹。然而,我仍是相信别后的你,依旧是风情万种,妩媚温婉,只是恻恻的寒风中,不胜凄楚的你却孑然而立,形影相吊,一念及此,不免我的心又更加惆怅了,而这样的心绪,又该向谁人去说呢?
②
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
这不长不短的一生啊,愿只属于我们两人彼此相守,白头到老。让我们在活着的时间里,用一半沉醉于花草树木,熏风流云给予的自然美好;用一半清醒安于当下的生活,一粥一饭,粗茶布衣,依然自得其乐。岁暮渐长,世事明了,红尘繁华皆如梦幻泡影,何必再有别的贪念。惟愿:“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便是知足了。
③
但求知己长相伴,浪迹江湖风雨行
是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还是木石前盟的神瑛与绛珠,还是东方不败与令狐冲的决然无悔,“我视你为知我者,便是舍身跳崖,舍弃性命又有何妨?”江湖恩怨难消,也需快意恩仇决断。
有酒今朝醉,我们放下恩怨,来,我递你一壶酒,共饮。是时候了,即便短暂,也要你执我之手,与我一起笑看天边云卷云舒,倾听千帆过尽后,惊涛拍岸声。
④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总归是相思之苦惹人恼,一夜夜雨催花落,花随水飘零。而我,眼看落红成冢,时节已是走到了暮春,你的书信未至,在窗下展阅旧时墨痕时,秀眉微蹙,想起了你,内心愁绪翻涌,不觉悲从中来。
⑤
来时无迹去无踪,
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
只此浮生在梦中。
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来时无一物,去时两空空。幻生幻死,原来生死一同。活过的只是一段旅程。一路上有人为夜饮笙歌,华衣美服而流连,有人为功名利禄,情痴爱恨而苦楚,却不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人生短暂,从宏观上讲,活过的这一段与蜉蝣没有区别,朝生暮死而已。
⑥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一首诗偈,是无门慧开禅师所写。对如何做人处世、安身立命做了一个很好的开示。春花秋月,夏风冬雪,四季在不停轮转,亦如人生从春之生发,夏之葳蕤,再到秋之绚烂,冬之沉寂。
然,每一个季节有明丽的一部分,就有晦暗的一部分作陪,譬如:生老病死,酸辣苦甜,荣辱得失,这些是无常人生中的晦暗与阴翳,是行走在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如果世人都知道世事难料,索性放下心底的千般计较,万般盘算,给自己一个傲然自由,无挂碍的心灵,那才是无上的智慧。那么,你之所处,便永是人间最好的时节了。
⑦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如果情已不在,如果此生注定我已失去了你,那么,你在回忆里就好。美好本来就是用来回忆的,也只有回忆能让曾经的画面愈加清晰。可叹,当时的我竟然不知道,情如流水,也会有枯竭消逝的一天,而未能珍惜。
⑧
门庭清妙即禅关,
枉费黄金去买山。
只要心光如满月,
在家还比出家闲。
这首禅诗来自清代张问陶的《禅悦》。“叩尽禅林闯尽关”修行者大多喜向幽玄处探寻禅之奥义,以期达到自身修为的精进完满。然而,心性的自得清净,应向内看,而非向外求。若自家庭院素雅静谧,那何必要刻意去寻清谷幽林,深山寂野的禅关呢?若一心向禅,明心见性,出家在家都是一样的。
所谓:“八万四千门路别,谁知方寸即西方。”心性澄明了,即是通向自在、快乐、智慧的大门。红尘喧嚷,外界的一切是非曲直,好坏对错就由内心来定夺吧,何惧他人言。
⑨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一说到“春”字,便是满眼的勃勃生机。由二月起,积雪消融,浅草冒出新绿,惊蛰过后,不消两场雨,被春天染绿的河水就漫上了岸,沿岸自然不乏绿柳初绽,桃李争艳,只是啊,但凡春风吹拂过的地方,都不如你,身若柳絮,面似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