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流行起来的这两年,朋友圈里不少人开始晒自己的“成长”:今天学了什么技能,明天又准备学什么技能;仿佛是为了迎合他们,朋友圈又多出来很多技能训练营:写作训练、演讲训练、读书训练、时间管理训练......
让我好奇的是:那些每天努力地学习新技能的人,后来怎样了?
我觉得,这类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获得学习的感觉
“哇这个课程好棒!”
“好厉害啊,我也要学!”
“文案写的真好,我已入坑!”
他们一腔热血,怀着“要变得像文案里面宣传的那样优秀”的心情,把课程放进自己的购物车。
但是,过了几天,就被虐的体无完肤、跟不上节奏了。到课程结束,也不知道到底学了什么;学习资料倒是囤了几个G。
过段时间,发现新的课程上市了,又被文案给吸引进去。
几轮折腾下来,文章还是写不好、书也没读几本、工资没涨上去,却突然“知识焦虑”了。
第二种:获得大幅度的提高
我在某个1000人规模的训练营里面,认识了两个小伙伴,他们一个主攻写作、一个主攻PPT;过了三年,主攻写作的小伙伴开始开办自己的写作训练营,主攻PPT的小伙伴出版了自己的书。
我也见过一些课程的老师,他们本是公司的中高层管理、经验丰富,还通过业余时间挣了不少钱。
然后,他们开办训练营,做了几套非常烧脑的课程,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
但说实话,这样的人只是少数,翻来覆去地被各种课程的文案拿去做榜样。
他们的差距在哪呢?
前一种:技能单一、缺乏行动力。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虽然很用心在学习,也很用心地做了作业,但却卡在了“实践”这个环节。
你问他们“学了什么?”讲出来头头是道;你问他们做到了哪些?那就尴尬了。
所以,他们学了很多知识、但仍然没有什么改变。而等到新的课程出来,他们还会第一时间去报名。
而后面一种人却不同:他们对课程非常挑剔,知道自己当前的重点是什么,然后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严格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并且每学完一门课程,都要拿到实际生活中去检验。
所以,当那些知识焦虑者们还在寻找新课程的时候,真正高效学习的人,早已开始收获自己的价值了。
但我想,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既不属于第一种、也不属于第二种人;我们应该是第三种类型——每次只能获得一点点进步,但却一直没有停下成长的脚步。
我们每次学一门课程,虽然无法获得广告里面宣传的那种效果(月入过万、升职加薪、获得财务自由);但至少,每一次学习,都让我们有一点点收获,一步步地走出舒适区,把每天学到的内容、反馈到工作中去,获得1%的成长。
但我们的弊端在于:注意力过于分散,什么都想尝试,难免会走一些弯路;学习的效果也不太明显,要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写到这里,我想,我们最初的问题:“那些每天努力地学习新技能的人,后来怎样了?”已经很容易回答了吧!
只学不练的人,囤了一堆课程,最后还是在原地踏步;
目标清晰、学以致用的人,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平台,再加上一点点运气,开始变现自己的价值;
处于两者之间的人,偶尔会觉得自己在交“智商税”;但因为有那么一点点的收获,所以还在迷茫中苦苦坚持。
你是哪一种?接下来你该怎么做?希望你能得出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