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妈妈对我说:“挣的钱不要都花了,要学会存钱,大手大脚花钱成习惯了,到用钱的时候没钱着急。”
当时,自己刚刚尝到经济独立的滋味,根本就不把老妈的话放在心上,过惯了拮据的生活,现在终于可以想买什么买什么了。
结婚以后,买房子借了很多钱,为了还钱,我经营了一家小餐馆,经过6年的辛苦,还清了买房借的钱,依然没有存款。
现在想想,其实前三年我就还清了债务,后来没有存钱的意识,像我妈妈说的,花惯了,没钱也就是理所当然。
在学习了成长日课金钱的主题之后,让我对金钱有了新的思考,改变了我对它的认知。
01
过去,花钱是为了满足欲望
人的欲望总是喜欢用消费来满足。
年轻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缺很多东西,喜欢的买、自己没有有的买、别人有的也想买。就这样,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房子的面积越来越小。
在二女儿小的时候,我爱上了手工,一个是满足自己一个兴趣爱好,另一个是找自己的价值感。
入了手工坑才感受到,人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
从机器,布料,各种辅料开始,就是各种买买买。
布料也是从各种材质,各色花形,各种稀缺开始各种抢购。
有了红色买黄色,有了棉布买棉麻,从春天买到夏天,从夏天买到冬天。
转战个大卖布的群,看别人有,我也想要,有时候为了一块布恨不得坐在路由器上。
当时我就感觉,自己好像什么都没有,买到停不了手。最后,家里堆满了布料,不得不买柜子来整理收纳。
现在,小女儿11岁了,家里还有很多七八年前买的布,看这些花色各异的布,不知道当初是怎么想的。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各种杯子、摆件、各种神器,东西到手的那一刻满心欢喜,但是那种满足感只能维持一会,然后继续买。
家里东西越来越多,还要用很多时间去收拾整理,找到安放的地方。
以前,我总是用消费来满足自己,慢慢地发现,钱花了,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感。
自己也变得越来越迷茫,经常为经济超支而发愁,那时候总是今天花明天的钱。
02
现在,花钱是因为生活需求
现在发现,自己真正用得上的东西很少。
经过这几年的学习发现,我们生活中真正用得上的东西其实并不多。
鞋子我最常穿的只有一双运动鞋,高跟鞋一年也穿不了一次。
喝水的时候,也就用一个杯子,喝茶再加一个小茶壶。
衣服天气冷的时候一件厚羽绒服,热一点一件薄羽绒服,外套、裤子、裙子,穿来穿去就是最舒服的那几件。
突然发现,其实自己真正需要解决的也就是生活的必需品,而不是放在柜子高处的那些一年也用不上几回的东西。
现在,再买东西,都是从需求出发,从使用频率思考,用什么买什么,减少了囤积,省了钱,也省了整理收纳的时间。
买的东西少了,自己反而觉得内心越来越充实。
我们追求的东西不应该是外在的,而是让我们感受到舒适的、愉悦的东西或者事情。比如陪家人看一场电影,在家里做一顿美味的午餐,或者一起去公园散步。
按需求花钱,真正的幸福就是生活本身,真实的感受花多少钱也买不来。
03
改变对金钱的认知
著名作家鲁迅曾说过,钱能解决生活中90%以上的烦恼。
生活中,吃穿住行都需要金钱,有钱人的生活虽然没有体会过,但是没有钱时候的感觉却是经历了不少。
从现在开始对金钱有一个客观认知,好好赚钱,有计划花钱,做好家庭经济的整体规划。
1)钱是赚来的
首先学会开源,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加收入。比如学习一项可以增加收入的小技能,做做兼职等。
现在网络上可以做兼职收入的行业很多,在自己有时间有精力的情况下,找自己有兴趣的或者擅长的事情去做。
比如自己有宠物,或者喜欢宠物,可以在假期的时候,帮忙上门照顾宠物,好玩还赚钱。
2)钱是攒出来的
其次是节流,就是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只买刚需。
不因为降价买没有用的东西,改变囤积物品的习惯。
不因为一时冲动,买又贵又不实用的东西,摆在家里占地方,扔了又可惜。
关注每天花的小钱,比如一天一杯的咖啡,可以减少到三天一杯,看似小钱,长年累月数目可观。
3)消费可视化表
知道钱的去向,做一张年度消费的表格,固定支出标记出来,比如保险、房屋的物业取暖费、教育经费、出行计划等等。
具体金额、缴费时间都可以标记清楚,对自己的总体支出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就不会到交钱的时候,忘记了或者出现钱不够的情况。
4)建立存款账户
兜里有钱,心里不慌。建立自己的小金库和家庭备用金,定期存款,哪怕每个月存100块,只要定期存,慢慢地池子里的钱也会渐渐多起来。
备用金必须有,以备不时之需,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具体数目的安排。
以前我总是认为,赚钱就是为了花钱,买喜欢的东西,没了可以再赚。
直到学习这几年才发现,其实以前自己的金钱观是错误的,后悔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不知道攒钱的重要性,钱花了就没了。
虽然,自己没有什么大钱,但是学习课程之后,明白了开源节流的重要性,多元化赚钱,合理花钱,对自己的收入和支出有一个整体规划。
慢慢攒钱,不透支,不借贷,在能力范围内做到收支平衡的状态。
成长日课的学习不仅仅带来思维的改变,还能带来对生活和消费的思考,在学习中不断帮助我们纠正偏激的行为:
从追求外在的物质欲望,转变成真实的内在需求,减少了情绪和内耗,拥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自我提升,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以后,好好赚钱,把钱都花在刀刃上,不为金钱折腰,也不做金钱的奴隶,以后也要听妈妈的话,做一个“有钱人”。
学会掌控金钱,才能掌控家庭的未来,获得更好的人生体验。愿我们都能成为有钱人~
作者 | 梦凡
编辑 | 江武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