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段话,二十多岁,究竟事业,婚姻,孩子,这三项在你人生list里面的优先级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决定了优先级,而优先级决定你最终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因为原来一直想做一个思想独立,能力独立,经济独立的三独立女人,所以对我而言,工作是最重要的。然而毕业一年半来,工作磕磕绊绊,也没太大起色,难免感到失意。其实在工作稳定下来之前,是不太想谈恋爱的。
然而从去年9月份开始,有人开始给介绍对象。缘来不拒,就这样开始了懵懵懂懂的相亲之路。因为见过恋爱时的甜蜜,也见过婚姻里的绝望,所以有点儿恐婚。于是对工作的迷茫,对未来的恐惧,都化为对爱情的焦灼。爱情始于新鲜,归于平淡。平淡与焦灼掺杂在一起,既有对爱情的期待与渴望,又有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慌,于是患得患失,忽冷忽热,寒了别人也伤了自己,最后什么都没抓住。
经历过几段短暂的感情,就会明白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无故的相遇。每个走进你生活的人都有他的使命和任务,都会教给你一些事情。有的教你成长,有的教会你爱。然而,他们都成了过客。在爱情中,人的出场顺序真的很重要。在还不懂爱的时候,遇到那个人,然后错过了。生活永远比电视更戏剧,但对于这一切,我们都无能为力,剩下的路还要往前走。
也渐渐明白了为什么听过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听一万遍,不如亲历一遍,只有亲身经历的才真正是自己的。在前行的过程中,我们会建立自己的价值观,活出自己的道理,然而这一切都需要经历,需要时间。只有得到过,失去过,才会真正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无关紧要的。那些对自己来说最为珍贵的,以后遇到了就会格外珍惜。以前总是用缘分来安慰别人,现在却用缘分来慰藉自己。
记得以前发表过一个说说,米莱说:如果我们之间有1000步的距离,你只要跨出第一步,我就会朝你的方向走其余的999步。如果是我,只有你走完999步,我才会迈出那一步。这一步,将用尽我一生的力气。
我是有多被动,多不安,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爱情里,只是一味的索取,不懂得如何给予。只要对方不联系自己,就不会主动联系对方,哪怕心里很想很想。给自己的心上了一把锁,自己不打开,别人进不来。现在想来,被动的爱并不是爱,以后宁可付出受到伤害,也比失去懊悔更让人心安。有人说过,早晚有一天你会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代价,这句预言成真了。不是别人不好,是自己没用心。一切错都是我的错,一切苦也该自己扛。
不能因为自己生活一团糟,就想找个人把自己从生活的泥潭里拽出来,改变不大,便心灰意冷。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慌转化为内心的不安,这种不安又化为糟糕的情绪。在这种糟糕情绪下,双商归零,口是心非,好话不能好说。一旦不如意,一言不合就分手。可是除了自己,没有人应该为你的糟糕情绪一直买单。
还是先做好自己吧,因为不想让一个人的一塌糊涂变成两个人的兵荒马乱。所以现在要做的是,内外兼修,提升自己,达到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看起来开朗乐观,骨子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观主义者。稍有一点儿不如意,就会情绪低落,在慌乱中迷失了自我。应该安下心来,不要拒绝,不要逃避,一步一步地找回自己。学会接受现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享受生活的美好,而不是紧盯着眼前的那点儿不如意,并把悲伤无限放大。
爱情是爱情,工作是工作,两者不要混为一谈。也不要再费心去考虑优先级,谁也不知道哪个先到,哪个先来先要哪个。
今天看到一句话,觉得很喜欢。找到自己喜欢的人,因为这份感情愿意去面对不确定的人生,或许这才是结婚理想的“起因”。
喜欢的婚姻状态,
愿你的厨房有烟火,客厅有笑容,卧室有拥抱,爱人跟你一饭一蔬,你跟爱人一颦一笑。
最后的最后,希望已婚的,且行且珍惜。未婚的,最后都嫁给爱情,而不是嫁给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