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篇名为“别人家的孩子”的帖子在网上走红,许多网友纷纷响应称“别人家的孩子”是自己的夙敌,因为自己就是一路被比这着长大的。
上学时,比的是成绩;毕业时,比的是证书;就业后,比的是工资;退休后,比的是孩子。长辈们有长辈们的逻辑,付出的过程不重要,他们似乎对现状从不满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希望你进步,成为你成为最耀眼的那颗星。
但我觉得这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希望里,难免带着一丝丝虚荣心。谁都希望聊起天来,自己家的孩子是被夸的那个。跟逼自己比起来,逼孩子容易总归容易多了。虽然也存在一部分家长非常洒脱,觉得自家娃健康快乐长大就好了,至于拿不拿第一也并没有那么重要,比如我的爸妈。
我好胜心强,在学习和其他方面都不愿意落于人后,但自己主动去比和父母拿人去比总归是不太一样的。自己主动去比较自然会生出向上的动力,被比较的孩子除了生出向上的动力,更有对“别人家的孩子”的怨念。
对于“事事都不如人”的孩子来说,这段时期短则十几年,长则一生。活在别人阴影里。即使阳光明媚却不敢抬头;即使向往展示自己却不敢站到舞台上。但受伤害的只有“自己的孩子吗”?难道只有自家的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暴击吗?
我成绩并不算拔尖,虽然考上了一本,但那所大学不是211,985的名牌大学,也没有其他的过人之处。我爸妈非常知足,觉得这样也好。但就是这样平庸的我,却被迫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成为了“自家的孩子们”的众矢之的。
其实我原来并没有对此有特别大的想要倾诉的欲望,我知道我正在被别人比较着,但别人要去比是别人自己的事情。如果没有影响到我的生活,我也并不觉得有任何问题,就像我也时常将别人作为我的假想敌。但假想敌这种东西,如果是用来催自己奋进,我并不觉得有任何不妥,但是成为了逼自己的父母提供自己更优越的生活条件的工具,我却觉得是非常过分了。
最近经历了一件事情正好成为了我写这篇文章的导火线,B和我一起长大,小学的时候,B经常拿三好学生的奖状,其母亲觉得非常骄傲便会同我的父母炫耀,从初中开始,我成了老师的得意门生,名列前茅,B却后劲不足,渐渐湮没人中,其母一改平日炫耀之态,常数落B说她不如我。B在聚餐时渐露敌意,常用“你成绩好,我比不上你,我没你厉害”类似句子来酸我,我理解她自尊心受挫,便保持沉默不接她的话。某日B约我出去逛街,期间无意提起自己的生活费,而后问我的生活费,我没有多想,彼此交流生活近况也是有的。其母来我家做客,玩笑提起此事,同我父母说:“你家孩子那天出去可好,跟我家妞说了自己的生活费,现在我家妞觉得生活费太低,要向你家孩子看齐。”
我当下心里一惊,我母亲责怪我觉得我多嘴,但我百口莫辩,谁能知道那个时候她给我下了套让我说出那个数字,而这个数字却是她要逼迫她母亲的工具。可能因为我母亲对我的误解,或是我将B当成好友不设心防却反被利用,当时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
我家姊妹在读书方面没有什么造诣,而她们的父母觉得她们没有到达自己的期望值,而我又相对她们会读书一点。成绩成为了她们父母唯一衡量的标准,她们看不到自己的孩子有优美的舞姿,有过人的厨艺,她们觉得自己的孩子都不如我,并把这种失望转化成对自己孩子的不满。
但孩子们的不满日积月累却成为了怨念,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就常常成为了怨念发泄的对象。
美国女科学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在81岁时获得诺贝尔胜利奖和医学奖,她在领奖台上说:“我是一朵秋天里的雏菊,我相信,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里开放。”每一朵花都有自己开放的季节,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都有自己开放的季节,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快有慢,快或慢没有优劣之别,只有节奏不同。
而我大概只是刚好开放在春天里的一朵花,也希望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作为“别人家的孩子”并没有那么自豪,反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凄凉。小时候的被孤立,长大后的被酸言酸语,这之间也有一种莫名其妙。你什么都没做就躺了枪,你努力去争取,走向更高的平台,绝对不是想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而是希望自己在遇到机会的时候可以把握住而不是让它溜走。而你的小优秀却带来了负面影响,你优秀不再是你自己的事,也成为了“别人家孩子”的事,你无意间成为了别人不自信的原因之一。
正如我无意伤害伯仁,伯仁却因我而被伤。
虽然那些“别人家的孩子”未必没有好好长大,比起“别人家的孩子”,“自家的孩子”更能引起共鸣,我上面的那些话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有点像无病呻吟。但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世界里熠熠生辉的心情是我的初衷,不要因为父母觉得你不如别人就觉得沮丧,你就将这些当成父母的一点点小小的虚荣心就好啦。生活是自己的,路也是自己的。
你是自己世界里的王,也是自己世界里的臣民。只看着别人花园里的鲜花是注意不到自家后山里的野花的。对那个“别人的孩子”的崇拜、羡慕、嫉妒更或者是怨念,都希望成为你成为你自己的砝码,成为你对待自己生活的硬气。
(下次会接着分享大学生活的一些事情了,下次再见咯,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