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有人相助是最幸福的事情!
第二天:北京—莫斯科—博洛尼亚
故事一:马扎姐的小公共
马扎姐就是昨天说的那个“日理万机”的萍姐。酒店有送机服务,但没想到车上来了几个不速之客。车子上满员了。萍姐自告奋勇的去坐了马扎。于是,得名马扎姐。歌颂完萍姐的高风亮节后,这个小马扎让我想起了九几年的小公共。“上车,走吧!”飘着浓郁的黄渤味的青岛话,让我想起了那个有趣的时代。“师傅,前面有警察,蹲蹲…”当小公共的售票员一喊时,所有的人都配合的蹲了下来。“谢谢大家!”大家又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和售票员讲起了各种笑话。那个时代,很贫乏,但那个时代有着独有的热情。(暂且不谈,超员的危险)
故事二:五分钟的路需要半个小时走
昨天见识了小岳岳的“五环之歌”,今天又在机场周边见识到了什么叫狂堵。酒店离机场车程5分钟,即便是我们这么早出发也无法抗拒这莫名其妙的堵。蜗牛一样的速度,闪电一样的激情。等我们到达机场时,明晃晃的30分钟从我们身边恣意的走过。(提醒大家一定要预设堵车时间)
故事三:机场的人性广怀
姑父的腿脚不是很好,不能够长期行走。为此,这次我们的行李中有一个标配——轮椅。安检后,安顿好老人,我就去排无休止的队了。看着这蜿蜒的队伍,心中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就在这时,姑姑跑过来告诉我们走贵宾通道。原来,机场的人看到了行动不便的姑父,主动提出了帮助。优先值机,优先入关,优先登机。当我们安顿好了一切,才看到陆陆续续登机的乘客时,心中充满了感恩!在之后到达的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和博洛尼亚机场时,机上的乘务人员与机场的地勤无缝对接,让我们一次次的感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一次原本以为要很辛苦的飞行,没想到竟成为了幸福之旅。感谢三大机场的工作人员。
故事四:我们都说外语
1.越来越棒的英语。
出国的次数多,英语确实进步了,突然间有了一种“游刃有余”的感觉。除了能听懂乘务员的话外,我还能提出自己的需求,这种感觉真是太棒了。好吧,我也承认,在飞机上也说不了几句英文。萍姐已经变成了萍三岁,估计需要说日语的时候她才会开口。
2.开挂的俄语。
姑父大学时的一外是俄语,免试的那种水平。当乘务员说英语他听不懂的时候,人家直接说俄语。我的那个天!学神!
3.外语小灵通。
这个人是我活泼可爱的姑姑,她的外语都是现学现卖,但句句都在关键处。一会儿说英语,一会儿说俄语。反正她需要的服务都享受到了。这就是学霸!
故事五:飞机上的wifi
整天自诩为技术控,坐上飞机后开始研究机上的Wi-Fi,打算向小祖宗(别问我小祖宗是谁)炫耀一下。但是没想到,总是失败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明超强的信号,明明连接成功,但就是没有网络。抓狂……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找到了答案:收费——30M,5美刀。果断选择抠门。
故事六:俄罗斯航空
战斗民族的飞机最靠谱,为啥?准点呗!无论什么时候飞,总能准点到达。除了机餐难吃点,都好。哦,对了还有一个更大的优点,机票便宜。(土豪请自行走开)
故事七:谢列梅捷沃机场
俄罗斯莫斯科的民用机场,为俄罗斯航空的枢杻港,也是俄罗斯及莫斯科的第二大机场。更因为斯诺登而声名大噪。两年前来这里时,只有几个零星的中国字。现在,到处都是中文。
在这里溜达了一圈又一圈,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胶囊旅馆。传说,斯诺登就住在胶囊宾馆里。
历经了18个小时,终于到达了意大利的博洛尼亚,见到了久等的老妹。任务完成,顺利交接!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