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明训: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早上在读《华杉讲透论语》时看到一篇名为“行有余力再读书”的文章,大受触发,感觉有种颠覆认知的架势。

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解读孔子的这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大意就是,后生小子,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敬兄长,做事踏实可靠,说话恪守诚信。把这些都做到了,还有余力,就可以读书学习文献了。

文中讲到张居正把“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称之为“万世之明训”。德行实践是本,读书学习是末。如根本不固,学也枉然!

德行,如《大学》所言,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实践,如《大学》所言,格物致知。把这些都做到了,还有余力,再去读书。如果还没做到,继续做,别读书耽误时间。

“别读书耽误时间”,这领悟真是太深刻了!之前我就经常借口读书,而不去做这不去做那。到头来读了不少,能力没提高多少,内容却已忘了大半,现在回头来看真是有种耽误时间的感觉。

华杉在书中说他的本事就不是从读的书中得来的,而是自己在实践中体悟总结而得。懂得了之后,偶尔看到某书,发现与自己的想法相呼应,于是去读它,再顺瓜摸藤,顺藤摸瓜,去读那整个体系,通过读书来整理自己,提高自己,进行系统升级。

结合我阅读技术类书籍的经历,也有同样感受。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总有点眼高手低,好些事儿不愿意去做,感觉没啥技术含量。总想着去书中寻找高深的东西,可因为脱离了实践,又根本看不进去也学不进去。而当自己耐下心思躬身去尝试把小事做好时,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书,再将从书中学到的应用到实践中。这样一圈下来,不光读书学习的动力足了,而且实践能力也提升了,知识技能也逐渐系统起来。

在张宏杰写的《曾国藩传》中看到曾国藩创建湘军水师的难,可谓是难于上青天。没钱、没有办公场所、没有名正言顺的职权、没有经验、没有朋友帮忙,更没有制度保障。然而曾国藩身上有着突出的试验精神和开放态度,凡事总愿意亲身经历,亲自体验,勇于尝试,勤于尝试。他特别强调要“苦下身段去事上体察一番”。最终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建成水师。

行是本,文是末。如果曾国藩一心想着从书中找到创建湘军水师的方法后,再去行动的话,估计湘军水师就建不成了。记住,读书,一定是“行有余力”之后的事。

读生活是本,读书是末。我们每天都经历生活本身,没有从生活中留下点滴印象,却埋头钻进书里去找,那是舍本求末。最近我在尝试每天进行早起晨省,给自己留出空白期,反省自己,总结生活点滴。如此刚好和读生活契合,甚好,甚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本书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还揭露了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遭遇过的五次重大挫折;与左宗棠的纠结和情谊;收入与支...
    浪里行舟阅读 4,230评论 0 53
  • 在历史教科书里,曾国藩被定义成清朝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官员。当然,他也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甚...
    寻世良方Cc_Sandy拎0阅读 407评论 0 2
  • 第一周作业 同读一本书/__曾国藩传 读书总结 姓名____刘淑媛 时间__2019.3.5 一、读书摘要 曾国藩...
    春暖花开刘宁阅读 1,038评论 0 0
  • 孩子,你可知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姑姑是盼星星盼月亮盼到了你的到来,这儿只有三个月我们就要见面了,怎么会突然说你...
    Lynn欧尼阅读 188评论 2 0
  • 最近公司接到一个医疗行业的app项目,此app包含医生端和病人端。项目的核心就是实现医生对病人的在线问诊。 一、在...
    juefeiye阅读 1,08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