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我在北京胡同里遇见一位外卖骑手。他裹着鼓鼓囊囊的羽绒服,车把上挂着两个暖水壶,后座绑着刚取的生日蛋糕。等红灯的间隙,他小心翼翼掏出手机,视频里传来女儿奶声奶气的生日歌。零下七度的寒风里,我看见他睫毛上结着冰晶,嘴角却开出一朵白汽凝成的花;
也许,我们总以为光芒是太阳的专利,却忘了萤火虫用微光也能照亮夏夜。云南大山深处的"苔藓小学",孩子们每天徒步四小时上学,书包里装着用塑料袋包着的课本。但他们的作文本上歪歪扭扭写着:"我想当医生,因为奶奶的咳嗽声像破风箱";"我要把高速公路画到天上,让山里的枇杷飞出去"。这些稚嫩的笔迹,比任何霓虹灯都耀眼;
记得纪录片《人生第二次》里,失去双臂的画家用脚趾夹着画笔,在宣纸上晕染出傲雪红梅。颜料溅在裤管上,他笑着说:"你看,连我的裤子都会开花。"这让我想起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大姐,她总在收摊时把剩下的面糊做成小狗形状,送给晚归的打工者。那些不成型的面团,分明是寒夜里最温暖的手办…
最近收到读者留言:"在厂里打了十年螺丝,突然被机器取代,但我报了个夜校学编程。"这条消息让我想起老家院墙上的爬山虎,被台风扯断茎蔓后,反而在断口处迸发出更多触须。要知道生活从不会给我们准备完美剧本,但每个咬牙坚持的清晨,每次含泪微笑的瞬间,都是我们自己打亮的手电筒;
所以,无论前路多么崎岖,只要心中有光,就能照亮前行的路。你看那石缝里的苔藓,没有沃土依然苍翠欲滴。当城市霓虹熄灭时,那些藏在褶皱里的微光,终将连成照亮前路的星河。明天太阳升起时,愿你我都能骄傲地说:看啊,这是我用掌心的温度捂热的人生。
我是茗越,一个喜爱音乐舞蹈写作的朋友,专注分享情感个人成长类生活,谢谢您的陪伴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