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八阶公益读书会第2周~周记
(【12阶·用书会】转)
关于“洒扫庭除”,关于“既昏便息”,关于“俭以养德”……上一阶《朱子治家格言》公益读书已经是数月前了,每一次【书里】公益读书,又是一次“梳理”、整理的热潮。特别是反复研习这个周记主题,心中有一份感激,倒逼自己沉心整顿。《中庸》云:“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就是距离!
到今日(2021年10月26日)为止,坚持寅时(约四点)晨修第2761天。【至2022年9月25日,合计3093天】
如何做到?——有事干——做自己觉得对生命有意义的事。
无法想象一个人无所事事地早起还能坚持的。
2012年4月开始约两年断断续续地晨起+坚持2781天寅时晨修收获了什么呢?
✔精气神!✔效率!✔饱满充实的生命体验……
在进入【大学心法】之前,我从事了15年的养生行业,经常“教育”他人要“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平和情绪”,自己却是为拼事业,没日没夜……最后透支心力,落下个一上讲台顶不了一天就“失声”的毛病!每个月家里成千上万的保健品护肤品开支“护航”!也宣讲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可那是靠外在的东西去维护去激发的,非真正的“自己”!
直到,学会真正去聆听“自然”的声音,那是从认识晓东老师的“心即自主”开始的。
“精足不思淫
气足不思食,
神足不思睡 ”
如老子所云“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静到极点,衰颓的生命力自然恢复。
——这是每次7日/10日/15日/20日中级班闭关修学的深刻体验。
回顾几乎每次中级班,第七天结营4:00起修,一坐后,就是说话+听说话到次日2:00,又是4:00起修,一坐后整理收拾约9:00结营,接连开车三四个小时回到南宁/国庆那次是骑自行车12小时再转乘车回到南宁,这么按常人是超负荷的连轴转,不惑之年已过大半的我,居然精神焕发!
【相比之下仍是惭愧:晓东老师常一天14小时持续授课,摩托车一次单骑20小时1600公里……】
近几年再读书再讲课,发现自己真的声音已变“宏亮”了!许多身体上的预警信号一出现——坚持晨修、复课,坐坐就好。
尽管坚持了早起,但不见得是因为我“早睡”。经常性打卡已是23:00之后,但我发现,越是晚睡(冬藏不够),越要早起!只有晨起那个“精进一坐”才是最好的补种(春生)。
快节奏的今天,许多人大都是匆匆赶路的过客。
因为太忙,没时间停下来思考,没时间沉淀自己,结果越走越迷茫。
有句话说得非常好:“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是让他忙到没时间成长。”
罗曼·罗兰说:
“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
什么是“匠人精神”,也就是把一件简单的事情不惜时间坚持做到极致!
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在做一次全新的生命实验——“分分钟觉知,秒秒钟新鲜”!同样是坐,是否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也别问:为何坐了多年,除了“样子老”,还是“老样子”?
功夫不到,如何破?
同样的,“不是有了功夫才去坐,而是通过坚持不懈地做才有了功夫”!
在书院举办的一次纯爷们的专场茶会上,持续二十多期长据君子榜样位置的W辉律师说:“如果4:30坐得不好,那就4:00起来,如果4:00还坐得不够,那就3:30起来坐…一个人如果不狠狠地倒逼自己,而是给自己放水,永远不会有真正的进步和收获”…“认定的事情,就疯狂去做,做到有效”…
这让我想起2013年7月,在长沙参加的【大学心法】第一次夏令营……
后续三个月的辅导员跟进,在晓东老师的亲自指导下,体验到了何为“正心诚意”——首先要一分不多,一秒不拉地做到“守时”……
定了“4:30-6:30”,就不是4:31或6:25;或“今天忘了/起晚了,下次吧!”
“菩萨心肠,霹雳手段”——不是对别人,首先是对自己!
有想做菩萨的心,前提要有对治自己习气的“霹雳手段”!
晨起就在炼这颗恭敬心——“畏天地,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原本总说:晨起,还需正确用功!最近检省发现:只要晨起那一念不是坚定果断的,功课便打折扣——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
今天比昨天进步了么?“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所以,放过的不是一次晨起用功的机会,放任的是习气的纵横驰奔,层层加码!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做到一天两天容易,做到两三个月也不难,甚至一年两年也只是打个浅浅的基础而已,难就难在,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七十年……一代一代一直坚持下去!
——正如我的母亲,和千千万万不管儿女多大了,总是第一个点亮厨房的灯光,总是关心着儿女是否有一口温暖的早餐而操心并甘愿不断付出的母亲们!没有文绉绉的语言,不需高尚的目标……中华民族这一个“勤”字,就在千千万万母亲早上这一口热粥中传承下来了。
保持简单,无问西东!
秋收冬藏,八阶读书周记时,原以为2021年于我,是最丰富、跌宕的一年……
到了2022年的今天,惊奇地发现人生的跌宕才刚刚开始……
站在人生的“秋分”时节,应知天命,进退取舍。
再次以此篇反省自己,愿初心永葆勃勃生机,精勤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