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极端教育的危险

      极端,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就是指事物发展的端点状态,两个最高峰,互为对立的两个方面。国人总爱在形容词或动词前面加上副词,以此显示鹤立鸡群不可一世的风范。实际这个副词最字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夸张不存在的。常听人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人生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努力向前。”从时间的向度,过去、现在和将来不存在什么什么之最,都是相对而言,若生拉硬拽两个出来会有失偏颇弄巧成拙,会造成两极分化,两极对立矛盾层出不穷,以至于产生许多难以遏制的危险。譬如对孩子的教育,大人总喜欢跟孩子说:“你最棒!”这听起来是鼓励孩子的话,因没有给孩子留下拓展的维度空间,误导孩子沉浸在最棒的夸赞中,娇生惯养加上极端缪赞,培育出来的必是脆弱娇纵畸形的生命。当孩子进入现实生活中难免产生强大的心理落差,一落千丈掉进万丈深渊。孩子发现大人口中“最棒的”自己原来这么差劲,使孩子有被大人唬弄欺骗的感觉,从而对大人信任的城堡一度坍塌,甚至这种心理落差会把孩子推向破罐子破摔的危险境地。十八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教育家卢梭说:“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何况对孩子作出这最极端的评判就更不应该了。

      孩子上学了,为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们常把自己的孩子跟学习最好的孩子作比较而乐此不疲,把学习成绩作为孩子好坏的惟一考量,甚至批评教育孩子时会说:“你看人家那孩子学习多好,你要有能耐你就超过他。”这种极端教育葬送了孩子的自信,抹杀了孩子自身追求的标准。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到中国现代的考试制度都可谓是极端教育,带来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每年高考被称为黑暗之月,多少孩子的生命被黑暗幽灵吞噬了?以跳楼、喝药、割腕等自杀方式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这黑暗幽灵就是极端教育,就是根深蒂固的唯我独尊。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教育真是害人匪浅。

      极端教育的表现很严重的一方面还在于大人对孩子所进行的家庭施暴,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打骂,造成了孩子心理畸形,导致孩子身心灵不能全面健康发展,偏向于功利性的追求。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婴孩会进入口唇期。口唇期是心理性欲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大约持续到儿童18个月。在这个时期,儿童以口、唇、舌为主要的性敏感期。如果这一区域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可能形成一种紧张和不信任的人格特征;如果过度满足,就可能形成一种依赖和纠缠别人的人格特征。婴儿期的口唇活动没有得到过分的限制,成人会表现出乐观、慷慨、开放、活跃等积极的人格特征;如果受到过分的限制,成人会表现出依赖、悲观、被动、猜疑、退缩等消极的人格特征。”可见极端教育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危害。专门研究儿童神经病的蒙台梭利博士说过:“我们常常在无意中阻碍了儿童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对他们的终身畸形负责。我们很难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生硬和粗暴,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尽可能温和地对待儿童,避免粗暴。教育的真正准备是研究自己。”

      国人教育孩子不是溺爱就是虐待;要么把孩子放在炉子上烤,要么把孩子存进冰柜里冻;时而不着调的把孩子捧得很高,时而不靠谱地把孩子摔得很低。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做到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和谐发展,打破只重知识、而轻能力等观念。 纠正极端教育刻不容缓,大人对孩子的鼓励批评教育要适度,摘掉最字的大帽子,脱去攀比的小鞋子,减去孩子心灵落差造成的所有压力,连根拔除称霸唯我独尊的社会风气。为孩子营造一片健康快乐成长的新天地,避免极端教育危险对孩子的侵袭伤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知道迟子建这个名字的了。一直以为是一位男作家,后来文章看多了,才知道这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女作家。...
    蓦然回首74阅读 4,130评论 1 1
  • 《过客》 午夜过后,又是新的一天,一天之中,来的,走的,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会匆匆而过。生命中有那么多过客...
    公子蘇杭阅读 2,206评论 0 0
  • 不安全感 这么多年我拼命的努力工作,业余时间也大部分投入了专业进修上,感觉好累好累,有时真的想放弃,可是一旦停下不...
    叶子很忙阅读 1,11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