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感觉自己每天的生活过得一片混乱,似乎永远摆脱不掉来自于生活或工作的各种压力?你从早上起床开始就一直忙碌,但晚上躺下休息回顾这一天时,却不知道自己都忙了些啥?你对自己的这种情况焦躁不安,却不知问题究竟出在了哪儿?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相信从《简单就好,生活可以很德国》这本书中,你可以找到答案!
虽然我对德国知之甚少,可有一则关于德国的笑话,我却记忆犹深:
若是在大街上遗失一元钱,英国人决不惊慌,至多耸耸肩就依然很绅士地往前走去,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美国人则很可能唤来警察,报案之后留下电话,然后嚼着口香糖扬长而去;日本人一定很痛恨自己的粗心大意,回到家中反复检讨,决不让自己遗失第二次。惟独德国人与众不同,会立即在遗失地点的100平方米之内,画上坐标和方格,一格一格地用放大镜去寻找。
这则笑话,风趣、幽默的表现了德国人严谨、理性,甚至有点刻板的性格特点。所以,初听书名时,我想:如此“呆板”的德国人,生活是如何做到简单的呢?所谓的“很德国”,究竟是一种怎样生活方式呢?
然而,看到书的第一眼,我便被封面的雅致、温暖的生活气息所吸引。书的作者是来自日本的门仓多亚,在德国生活多年。其父亲为日本人,母亲为德国人,而作者更倡导母亲的国家——德国的生活方式!
书中语言描写虽然平实、简单,但却饱含生活气息,深刻的表达了作者对德国生活独到的理解和见解。旨在为过于感性、生活混乱的人,提供了另一种生活的范本。
虽然本书所阐述的内容,是基于德、日两国的社会背景,内容大多结合了德、日的礼仪、文化、生活习惯等。例如德国的周日为法定休息日,所有的商店、企业、超市等,在这一天都不营业;德国的交通法规定,行人在过人行横道时,必须“车让人”……这或许与我们所处的社会背景截然不同,但所述观点依然有许多我们值得借鉴之处。
所谓的简单的“很德国”式的生活,应当建立六个习惯:
1、养成从容不迫的习惯;2、简化资讯管理的习惯;3、保持居家舒适的习惯;4、创造个人风格的习惯;5、培养宁静生活的习惯;6、人际交往的习惯。
这六个习惯,贯穿着一个人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所理解的“德国式”生活,可以从生活和工作两个层面理解:
1、在生活方面:善于规划生活,以简单、自律的态度对待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目的性购物:我经常本只想去超市买东西A,回到家却发现买了东西B、C、D、E……唯独忘了买东西A,而A却是立即、马上、十万火急就要用的。我郁闷到想骂街,却无奈只能再次出门一趟超市。
我在手机里下载了一个德语助手,方便自己学德语时,查找单词,会比纸质词典更便捷,节省时间。然而,我每次拿起手机时,都会习惯性的先看看新闻,看看朋友圈……等到看完回过神时,才发现,我原本只是想查个单词,却看了这么久无关紧要的东西,浪费了不少时间!
带着目的去购物,带着目的去学习。生活中,我们时刻都应提醒自己,我干这件事的目的何在?我很认可文中的一段话:
店内的商品只要有钱就可能得手。因此若真的想放松,就算遇到想要的商品也不要买,若想观赏美好的事物,或许到美术馆看展览更合适。美术馆里的各种艺术品所散发的美感,更令人倾心。
2、在工作方面:时刻提醒自己专注于当下工作,杜绝拖延症。
此外,书中所列德国的谚语,看似简单、朴实,但却包含了最实际了意义,与大家分享:
1、学习整理、整齐,喜欢上它。你就能省下很多时间和心力。 2、小时候没学的事,长大了也学不来。 3、不用大脑,只好靠双脚去努力。 4、床铺的如何,觉也就睡得如何。 5、整理、整齐就是成功的一半。 6、明天、明天,就是不要今天,所有的懒惰虫都会这么说。 7、不开始,就没有结束
混乱、浮躁、焦虑的生活状态,只是表象,内在因素是因为我们没有以一种认真、简单的生活态度要求自己,缺乏自律的精神,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只要我们多思考,多做计划,生活自然会化繁为简。相信这本《简单就好,生活可以很德国》,可以给你一个焕然一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