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读《黄帝内经》.廿

素问.卷二

    阴阳应象大论篇(三)

味属阴趋之下窍,

气属阳趋之上窍。

五味四气分厚薄,

味厚者归属纯阴,

味薄者阴中之阳;

气厚者属于纯阳,

气薄者阳中之阴。

味厚作用在泄下,

味薄作用在疏通;

气薄向外泄邪气,

气厚助阳能发热。

亢阳*能使元气衰,

微阳*能使元气旺;

元阳侵蚀耗元气,

元气有赖微阳养;

亢阳耗散人元气,

微阳使元气增强。

辛甘发散属于阳,

酸苦涌泄属于阴。

阴偏胜则阳受病,

阳偏胜则阴受病;

阳胜则热阴胜寒;

寒极则热热极寒。

寒邪损伤人形体,

热邪损伤人真气;

真气受伤会疼痛,

形体受伤会胀肿;

先疼而后肿之症,

真气先伤影响形,

先肿而后疼之症,

形体先伤影响气。

风邪太过痉挛动,

热邪太过肉红肿,

燥邪太过津液涸,

寒邪太过会浮肿,

湿邪太过会泄泻。

(亢阳*:过于亢盛的阳气,内经称“壮火”。这种火实质上已经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病理性的邪火了。

微阳*:微少的阳气,内经称“少火”。这种火属于生理性的,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4,805评论 0 33
  • 此篇言天地水火。四时五行。寒热气味。合人之脏腑形身。清浊气血。表里上下。成象成形者。莫不合乎阴阳之道。致于诊脉察色...
    安于世阅读 3,348评论 0 4
  • 【本章要点】 一、说明人的阴阳和天地四时之阴阳息息相通,无论养生、治病,率皆法于阴阳,才能取得临床效应。 二、具体...
    钱江潮369阅读 1,639评论 0 8
  • 论人法于天地 [原文]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天地有四时五行,寒...
    天一书社阅读 6,346评论 0 18
  • 2018年1月26日,星期五,天气晴。 今天早晨送孩子上学的时候,我问孩子,还有几天就要考试了,做好准备了吗?孩子...
    盖振通阅读 27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