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53

楚庄王纳谏复陈 晋景公出师救郑

兹在周定王初年,尚未进入孔子的时代。此时名义上中原霸主仍是晋国(吃晋文公剩下的老本),而楚庄王已经到过中原“问鼎”。

本回说了两件事。主要是陈灵公指使孔宁、仪行父暗杀谏臣泄冶,后被三人共有的姘头夏姬之子夏徵舒所弑。楚庄王借机灭国而还国。其次是楚晋对郑国归附的争夺。

泄治之死

大夫泄冶入谏,孔仪二人急避。陈灵公也抽身欲起,但被泄冶拉住,不得已听了一番教训。这至少表明以下两点之一:泄冶在当时的陈国是实权人物;泄冶的劝谏主张具有伦理上的合法性,且此种伦理仍为时代主流,以至于荒淫无度的国君也不得不在表面上尊重。

灵公与孔、仪二人决定杀掉泄冶,却无法公开定罪(连栽赃都做不出来),不得已只能采取暗杀。同时灵公也不能亲自出面,表面上要装作不知情。陈灵公在国内的地位的确很弱。国人作了《株林》一诗讽刺灵公,冯梦龙说是在泄冶死后,也可能是之前。

据《左转》及《孔子家语》,孔子对泄冶之死有点评。左转仅引用了诗经中的“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孔子家语更进一步说了一个子贡问仁的故事。但后者对比泄冶与比干之死,颇有点不像夫子一贯的风范(孔子家语应是战国甚至更晚时期的作品)。说比干的死是可能是有用的,泄冶的死必须是白死,所以只是“捐”不算“仁”。夫子的理由为比干是纣王的亲叔叔外加当朝丞相,泄冶不过是个普通的大夫。

夏徵舒弑君

此事有两个部分。首先是弑君事件本身,其次是陈灵公死后的发展。

夏徵舒成年后,能够顺利嗣继父亲的司马一职,按冯梦龙的说法,是陈灵公为了讨好夏姬。此说应属确然。从后面的事情看,夏徵舒自身并无智谋,在国内百姓和官僚中也都缺乏根基。所以弑君来得鲁莽,也不服众——连杀陈侯这个荒淫无度的昏君都不服众,可见其权力根基之差。

灵公死后的叙述,冯梦龙与《史记·陈杞世家》不一致,而与《左传·宣公十一年》近似。冯梦龙说夏徵舒拥立了世子午为陈侯,然后让陈侯出使晋国结好;司马迁说夏徵舒自立为君;左丘明未明言,只说夏徵舒被楚庄王诛杀时“陈侯(世子午)在晋”。

楚庄王县陈又复陈

借口大义讨伐另一诸侯,实则扩大自己的“国际地位”,这在春秋时代是常见的套路。楚庄王虽是来自南方的后起之秀,把这一套用起来也丝毫不陌生。不过有点心急的是,帮助陈国车裂了逆臣夏徵舒,直接把陈国版图纳入自己名下,即所谓“县陈”。灭国的行为,在春秋时期是罕见的。那时候的诸侯,既要实际的霸主权力,也要“协助周天子安定天下”的名誉(脸面)。陈国实力虽弱,但在国际政治上来说,是虞舜后裔,也属于周初分封的大国之一,不能说灭就灭。申叔时能够入谏庄王成功,也是庄王意识到了这个形势。

春秋时期的霸主,类似于今天的美国。会采取各种手段与别国发生战争、参与别国的政权更替,并且在建立国际权力优势的时候还要塑造自身的道德楷模形象。往好的方面说,就是对别国基本没有领土要求。


楚晋之争下节再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梦如虚浮生,生似乱梦长。 殷殷又切切,熙熙复攘攘。 身陷追逐世,梦醒名利场。 诸葛春睡足,庄生梦蝶乡。
    华华lucky阅读 1,254评论 0 1
  • 随即的小兴让我看透这红尘,中午的奋斗换来翩翩的风景。我亦如此的高兴,只求乐在其中。
    净水轩外阅读 851评论 0 0
  • 本以为有了动车的帮助 彼此的感情会更加牢固 但现实却是一塌糊涂 越来越快的速度 反倒把距离变得不可描述 无济于事的...
    慕星读者OR独者阅读 1,417评论 2 3
  • 废话不多说,先上代码,一般大家获取rootViewController基本都用 JYTabBarViewContr...
    草原野马阅读 7,71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