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的单车》,很喜欢的名字,因为有十七这个数字,并不喜欢的电影,因为有我不喜欢的色调。但无关紧要,这不过只是我的一篇作业,带着敷衍的成分。
小人物的命运往往是被大时代潮流所淹没的悲剧,无人问津、无人关心。世界上有许多相似的面孔,相似的人生,却永远不会相互交错。在城市边缘谋求生存的人,面对城中万千的色彩,映入眼底的却只有那一分黑白底的边框。在小贵的同乡眼中,大城市里的人,缺少人情味,更多的是奸狡欺诈,而大城市的女人更像是生长的悬崖上的凌霄花。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角色,一个甚至连名字都不会被人记住的角色,像所有相同命运的外来务工者一样,鸟瞰城市的繁华与虚荣之后,却发现在这个四方的围城之中,并没有自己的位置。无法在这个大千世界之中谋求一片自己的生存空间,却又不愿也无法放弃浮华的假象回到归处安守自己的天空,只得变成城市边缘无可奈何的游魂,听任命运看似不公却又毫无偏私地摆布着自己。周迅扮演的保姆同是如此。眼馋着城中的繁华,却没有能力在这繁华之中消费自己的光阴,只得是在流年岁月中,慢慢地从围墙的边缘失散所有的美景!
小贵是被城市入侵的围墙圈进去的人,和小保姆以及他的同乡一样,试图在这繁华的围墙中找到自己逗留的空间。在他看来,自行车是他来城市获得的第一份礼物,代表着城市对他的肯定和包容,更是他未来在城市之中谋求自己的生存空间的工具。小贵很“轴”,这是一种淳朴的倔强,也是一种无知的悲哀。他可贵在他的单纯与无害,他的勤勤恳恳,以及天道酬勤的原始观念;而他可悲的也正是他所可贵的——他的单纯善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无知,缺乏对于世界的认知与眼界的局限。他坚信他的勤劳努力能够为他带来未来,却不明白等待着他的,并不是来自生活的艰辛与敌意,而是围墙中那无情的冷漠与蔑视。
小贵对于小保姆的好感,一部分是因为懵懂的爱情萌芽,另一部分则是对于城市的倾羡,也正是这份倾羡与懵懂的爱情,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他对于自行车的无比执着。但这种执着里还藏有许多的无知的悲哀,就好像他完全不懂得天经地义和法制之间的冲突,自行车被偷他就偷回来,这也是边缘人物的一个很典型的心理:他们的世界里只有自己,他们不是为恶者,却并不懂得去理解别人和为善。原本无知而单纯的心,却因为缺少了一份善良,而慢慢地在生活与周围的冷漠之中变得无情而自私,然后成为众人之中的一角,冰冷而僵硬。小贵通过勤勤恳恳的努力得到了一辆自行车,却招致诸多不幸,天道酬勤的信念开始动摇,原本单纯的心灵添了一道伤疤,而未来,又将会有多少伤疤在上面蔓延,小贵又会从无知的单纯,走向怎样的未来,恐怕是沦为那道寂寞围墙里冷漠无情的大多数吧!
小坚同样是处在边缘上的人物,不同的是他是生存在城市边缘上的城里人。城里人的骄傲与现实生活的艰辛,极大的反差造就了他自尊却又自卑的性格。自行车在他那里,成为一种虚荣的象征。小坚相对于小贵,是比较聪明的——他看穿了天道酬勤的假象,也明白他在这座繁华的城市里扮演着犹如小丑一般的角色,他想要摆脱这种命运,却不明白天道酬勤的谎言真正的含意。他知道勤劳并不能让他摆脱自己的命运,却不知道为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在这样的事实底下寻找出路,他所做的只是,利用一点点的虚荣制造一个假象来欺骗自己和迎合周边的一切。他对潇潇的感情犹如小贵对保姆的感情,是爱情的懵懂,而他和小贵不同的是他敢于去追求,但这追求之中又夹杂着他那无比脆弱的自尊,因此他最终失去了潇潇,并不是因为他丢了自行车,而是他丢了自己那微不足道的尊严与刻意营造的假象。
最后他选择用一块砖头去宣泄自己的情绪,是他对于城市的繁华对他所造成的轻视与自卑的无力反抗,有点像是一种控诉,更像是一种歇斯底里的抓狂。他的这点最后的尊严,在宣泄之后变得微不足道与如释重负,同时他的自卑也变得无关紧要,反而因此他不再执着于他所营造的假象。
但小坚的宣泄却成了小贵的悲惨命运。自行车被砸了,仿佛小贵的梦也因此碎裂了。然而最可悲的是,在自行车被砸的时候,小贵唯一的一句话,却是“不关我的事”——他并没有觉得这种流氓行为是不对的,而是觉得自己遭受这样的命运是对自己的不公——他并没有犯错,为什么要他来承受?王小帅最终想要表达的,并不是城市的繁华是否愿意接受这些外来的务工人员,也不是想要表达城乡变迁中小人物的命运轨迹,他想要表达的是,无论是在城市的围墙之中,还是围墙之外,他们都有一份共同的冷漠与虚荣,他们所关心所计较的,是自身的得失与利益。就好像快递公司的经理,他不计较小贵丢了自行车,他计较的是小贵没有把快件准时送达,造成了自己利益的损害;或是快递公司的员工,暗中克扣小贵的工资;或者是澡堂里的前台,拒绝为自己的失误承担责任;或是那些来往的人流,对于光天化日下的盗窃与殴打熟视无睹——这一切的一切,想要表达的,不过是一种人情的冷漠与公道的缺失!
影片最后,小贵扛着被砸的自行车在人群与车流之中穿行而过,整座城市仿佛成了背景,镜头中的人虚化成了一个独立的世界。十七岁的单车,并不是青春的躁动与不安,而是人性边缘的挣扎与决择。导演最终并没有给出一个答案,究竟小贵和小坚选择了怎样的一种未来——他把选择权交给了观众——小贵是否会成为《骆驼祥子》的翻版,最终在繁华的幻影中化为泡沫;小坚是否会选择放弃虚荣的假象,选择一种真实而可触的命运去奋斗;十七岁的单车,是否会成为这两者的转折,还是悲剧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