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翻出蒋勋的怀念林怀民来看。
这本书已经被放到纸页发黄。在书的扉页上,还写着这样一段话:“2016年8月7日 夜 立秋 在你爱一切人或事物之前,首先应热爱自己使自己饱满而完全,如果你对自己的爱委屈,你也将用同样的方法委屈别人。千万不要把委屈自己当成是怜悯他人,当成是爱,那甚至不是爱,那是曲解了首先,真正意义时对生命病态的伤害耽溺。”
我已经忘记了写下这段话时的心境以及情绪了。像书中说的一样,记认和遗忘竟是同时并存的一种结果。我们时时记认,又在时时遗忘,最后都会化为灰烬。还好有那些文字,相隔九年,又再一次相遇。
这本书是蒋勋在与林怀民分手后,用一年的时间游走各地,写给林怀民,的情书,用来遗忘,用来祭奠他们的爱情。
“我失去了你吗?在你离去的时刻,我想借记忆的碎片重新把你拼接起来。……每一个记忆的碎片都如此完美。它们分裂开来了,像是同一束稻穗上每一粒被分离开的种子。”
一粒粒的,蒋勋在各个城市,收集那些被分开的种子。这本书写在旅途中,写在台湾、写在巴黎、写在阿姆斯特丹、写在吴哥,他们相遇的地方,最后又回到了台湾。这些被分离开的种子,被他一粒粒的捡起来,像珍珠用线串起来,串成了一条珠链。
这些珠子,每一颗都有它的意义,怎样去爱?
“LY'S M,我想念你,想念你在可以学习一切新事物的年龄,学习爱、学习包容、学习如何建立真实的生命价值。在你爱一切人和事物之前,应当首先热爱自己;使自己饱满而且完全。如果你对自己的爱委屈,你也将用同样的方法委屈别人。千万不要把委屈自己或怜悯他人当成是爱,那不是健全的爱,那甚至不是爱,那是曲解了道德真正意义时对生命病态的伤害耽溺。”
“LY'S M,我们常常因为渴求爱,却走到了恨的方向。”
如何对待欲望?
“也许因为荒怠了肉身的作业吧,我们才如此容易陷溺在感官的茫然中,任由感官从今的波涛冲击,起起伏伏,随波逐流,不能自己。”
“我们习惯把爱与欲望分开。我们习惯于贬低或排斥欲望。但是,对爱和友谊的强烈渴望,会不会也是一种欲望。”
他把旅途中的见闻讲给林怀民听,他把自己的思想,讲给林怀民。他把自己的思念,自己的欲望,讲给了林怀民。林怀民是谁。是蒋勋的幻像、是一个肉身的载体。那些无法言说的孤独、欲望和情感,还有闪念的火花,和作者的自我,都投射到了一个叫林怀民的人身上。
“我在孤独而满足的幸福里思念你。”
好像是要知道多么思念你,又多么需要孤独。这会是矛盾的吗?是吧,也许没有一种爱,能替代孤独的意义。
人最终爱上的,只有自己。
“真好。”
我常常说。
“真好”。
茶与天上的云
面前的人与河水
我和一碟青梅
都天长地久
永远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