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手记

【手记初衷】

通勤时间变长了

开始想要有质的提升

转变过程中必然会遇到量的痛苦

最先遇到的代价就是长达3小时的通勤时间

每天路上闭目养神,玩手机,其实3小时很容易过

但是心里不好过呀

虽说很多时候都是假装很努力

但什么都不做也是无法忍受的颓废

不想变成讨厌的平庸的自己

还是决定假装努力

希望在假装的过程中

也能享受到付出带来的一点回报

利用1000小时的原理

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结构性思维

归纳总结,沟通的能力

一点点也好

想变得更优秀

然后遇到更好的人

【大纲速读】

1.通勤路上做什么好

2.一路上的观察感悟

【通勤之路的规划】

通勤来回两趟

每趟1.5小时

大概是能忍受的极限了

想不到自己最后会越住越远

当然了

环境是越来越好

希望不后悔吧

1.5小时的时间,切割成3部分

因为要换乘,无法完整做一件事

按照番茄时间原理也比较合适

大概半小时休息几分钟

效率安排上还是比较合理的



【第一个半小时】

早上的时间个人精力会比较好

这个可以根据自身习惯评估

找出自己的黄金时间

黄金时间里适合做需要精力集中做决策的事情

原来闭目养神放空是比较浪费的

所以制定计划是上车后第一个半小时用来思考:

1.这周计划做什么,进度怎么样了

2.今天计划做什么(通过拆分周计划进度,每天需要完成什么就比较清晰了。比较困难的是做好周规划,甚至更长远的月规划,年规划。但是后者都比较容易流于形式,需要有极高的自控力。初学者还是从周计划开始吧)

第一个半小时原来思考的好处是一开始是有座位的

可以闭目思考,思考过程也随时可以记录

如果没有考虑清楚

在第二个半小时也可以继续

直到想清楚记录下来

当然期望效果还是在第一个半小时里完成目标

后面可以更好的利用起来

eg

看起来我是事业>生活的人呀呼呼



【第二个半小时】

换乘后处于比较亢奋的阶段

稍微爬楼运动了几分钟

比较适合做训练思维

比如攻克一个最近遇到的难题

eg

巡店规划,应当列一个大纲,画思维导图梳理下需要完成的各个计划模块


【第三个半小时】

严格来说第三个半小时只有十分钟

基本上做不了什么事情

大概就做个收尾整理发布

顺便给一天打打鸡血吧


【路上观察感受】

其实如果真投入问题思考

也不会有时间去观察

不过也会有零零星星闪现的想法

比如一开始有座位坐的时候

一抬头就可以看到前面一个老大哥的优美站姿

一手拉扶手

一手叉腰

叉腰的手势还是标准杰克逊手势

格外妖娆

穿着西装革履

大概是做销售的?

另外一个是拥堵路段挤不下车的可怜小姐姐

都挤到尖叫要下车还是失败

应该提前到车门做好准备的

另外可以搞个磁性端庄的录音【先下后上】

对着挤上车的人脸播放

当然只是旁观者的忽悠

实际下车难度的确巨大

终究是人多出发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