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偏见——自以为是,但却不是。
两位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在路经摩纳哥乡村时遇到了一位名叫Oucha Mbarbk的老人,老人生活困顿,经常挨饿。两位研究人员想要知道该如何帮助他。
他们问他:如果有多余的钱会用来干什么。Mlbarbk回答:“我会用来买更多的食物”
“如果钱再多点呢?”“我会买更好的食物。”
这时研究人员的目光落到了房间的角落,那里有一台电视机,还有DVD播放器。他们感到惊讶不已,这位可怜的老人的钱难倒不是自己支配的吗?
Mlbarbk给出一个简单的解释:“电视机比食物更重要。”
两位研究员后续的调查发现,穷人常常做出这样的事,使得原本不幸的生活更加糟糕。他们买乐透彩票,以及不必要的消费品,例如电视机、DVD,没赚几个钱,却为此到处借款,债台高筑。他们还把少得可怜的收入中的一大部分拿来买烟买酒,而不是购买粮食来抵御时常来袭的饥饿。
如果你看到这样的现象你会怎么想?你是否会同那些研究全球贫困问题的学者一样,认为这些穷人的想法有问题,或者说,他们太缺乏长远考虑了?否则还能怎么解释?如果你这么认为,那么“恭喜”你掉进了偏见带来的思维陷阱里了。
后续的研究和调查揭示了穷人这些行为背后的逻辑。对于相对富有的人来说,公共卫生、教育、干净的饮用水和基本的生活所需是非常容易获得的,他们无需为此付出太多的努力,因而有更多的精力去考虑长远投资和计划。
但是穷人的世界完全不是这样子,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大部分,房租的比例也很高。对于富裕国家的人们来说微不足道的那些购买决策,对起贫穷国家的人而言则关乎生存和健康。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花费巨大心力,因此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其他的事情。
许多研究都得出了一个类似的结论:“穷人做决定仅仅局限于少数情景中,比如日常购物,因而忽视了及时、正确地决定其他事情。”这也是穷人不理智和缺乏远见的表现背后的逻辑。
所以,不考虑穷人所处的现实环境,就批评他们想法有问题、缺乏长远考虑,是一种偏见。而产生这一偏见的背后逻辑则是认为穷人也能和富人一样总能保有理智和远见,而这一逻辑,则是人们生活中常有的傲慢。
二、傲慢——自以为能,实则不能。
所谓傲慢,是指通过对比自他而在内心产生的一种洋洋自得的心态。
这是佛教对于“傲慢”的解释,生活中通过对比发现别人不如自己,看不起别人的态度,是一种傲慢。而发现他人不如自己,进而要求他人也能够做到和自己一样,可当他人做不到时就责怪和贬低他人,是不是也是一种行为上傲慢呢?在前文中富人批评穷人不理智和没有远见时所产生的偏见,正是产生于这样的傲慢之中。
生活中这样的傲慢有很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大人对于孩子的傲慢。家里或亲戚家里有小孩(尤其是6岁之前)的人应该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全家人围坐在桌子旁正在吃饭,没过两分钟熊孩子就会忍不住在座位上扭来扭曲,这里瞧瞧那里看看。稍微活泼的一点的孩子甚至离开座位到处乱跑,不懂事的甚至伸手去抓滚烫的碗。而大人们在一两次纠正无果后往往会破口大骂,甚至打孩子的手板。而一旁的亲戚要么觉得这个孩子太不懂事,要么觉得他太过顽皮。
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好动难道不是孩子的天性么?对周围事物的强烈好奇心以及自律能力的发展不足是这个阶段孩子心理发展的正常表现。但很多家长不懂这些,就一味地以一个过高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当孩子做不到时就打骂,这难道不是身为大人的傲慢么?
而在许多家长向我咨询孩子的教育问题时,也时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为什么我家孩子做事这么慢啊?别人一个小时完成的作业他要花四个小时。”
“我家孩子老是不喜欢出去交朋友,一放假就呆在家里看书,他是不是自闭啊?”
“我家崽总是坐不住,上课也好吃饭也好总喜欢在座位上动来动去,讲都讲不听。”
。。。。。。。
这些从表面看起来都是孩子的问题,但经过我对孩子的观察后往往都会发现:
孩子做事慢,但他做事很细心,不容易做错;
孩子不喜欢出去交朋友,但他也有几个交心的好朋友能够一起安静地看书。
孩子总是坐不住,但他的运动成绩却是名列前茅。
。。。。。。
这些发现不仅仅告诉我们要换个角度看问题,更提醒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家孩子的性格特点,避免我们用一个过高的或不合适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从而产生对于孩子的傲慢与偏见。而只有当我们认识到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地去培养,去教育时,你家的孩子在你的眼里,才不会有那么多“问题”,你的心情也会更加愉快,不是么?
而拓展到成人身上,则是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其优缺点,有其局限。你总不能要求姚明唱歌比刘德华唱得好,要求朗朗跨栏比刘翔跨得快吧。人能突破局限当然最好,但找到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不断努力,找到自己擅长的方式好好生活。又有何不可呢?
3、关于游戏,那些年背的黑锅。
最后想聊聊对于“玩游戏”的傲慢与偏见。还记得文章开头介绍的那个经常饿肚子,叫Mbarbk的老人家是如何解释他家的那台电视的么?
“电视机比食物更重要。”
注意,他说的事“重要”,而不是“贵重”。为什么一个经常饿肚子的老人会觉得电视机比食物更重要?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存的需要是基础需要,只有当生存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人们才会考虑更高层的精神的需要。按照马斯洛的理论,老人的这一做法似乎很费解。
但其实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当人处于那样穷困潦倒,充满压力与痛苦的环境中时,精神上的需要变得“病态”得高,甚至压过了对于生理需求的关注。
而作为和电视机一样大部分用以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游戏来说,正发挥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极其相似的作用。
沉迷于游戏,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在外人看来都是意志力不坚定,以及游戏本身的不健康所致。所以很多人一边叹息着90后、00后的孩子意志力不如他们的父辈坚定;一边将游戏,尤其是网络游戏妖魔化。但这其中恰恰包含许多了身为“前人”的傲慢,以及对于游戏的偏见。
90后、00后出生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高楼独栋的城市设计下,除了学校之外,他们很少能获得与人,尤其是与同龄人的交流。而当今社会残酷的竞争环境,以成败论英雄的价值观,让无论是初入职场的90后,还是背负沉重学习压力的00后都很难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成就感。而与人的交流,以及自我成就感无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最重要的精神需求。只是好巧不巧的是,在互联网浪潮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遇到了游戏这个最容易,最经济,也最快捷地满足这两种精神需求的途径。所以沉迷于游戏,又怎么单单是90后、00后的错呢?
再者,即使没有游戏,难道人类就不会沉迷于其他东西么?上至古代帝王将相追逐的声色犬马、酒池肉林,下至现当代毒品鸦片、打牌赌博。哪个不是人类为了满足精神需要而沉迷过的东西呢?而游戏,不过只是比它们更廉价,更易得罢了。所以沉迷于游戏,又怎么单单是游戏的错?
而当我们了解了沉迷游戏背后的这些原因,要如何解决沉迷游戏的问题就很清晰了。首先就是抛弃长久以来对于孩子对于游戏的傲慢与偏见,用其他更加接触现实的方法去帮助孩子获得与外界的交流,获得自我的成就感。当孩子能用其他方式满足的自己的精神需求的时,游戏,就会真的慢慢变成一种日常的消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