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7
今天阅读第三章“设计课程”。P83-P100.
在这一章中,佐藤学以课程为主题展开了探讨。佐藤学在第一章探讨了教室里的风景,第二章阐释了课堂教学与学校改变。如果说教室是教育发生的场所,教学是学习、教育发生的主要行为,那么课程,就是学习的媒介和依托。
一、什么是课程?
虽然这点上并不难理解,但是有许多老师对“课程”概念并不清晰,要不然窄化理解成学科学习,不然就是泛化为教学大纲和目标。这种长期以来对课程概念的误解,导致了课程的混乱。
根据佐藤学的理解,课程是学习的经验。他进一步从英语的词源解释道,课程是一种“学习的轨迹”。这一点是非常形象的,在我看来,课程所进行和铺开的,就是学生学习的连续性轨迹。因此,为了让学生展开各自的学习,教师创造课程则成为一种必要。
佐藤学认为,创造课程包含三种活动方式:“一是学习经验的‘设计’,二是创造学习经验的‘教室实践’,三是对这种学习经验进行‘反思和评价’。”可以看出,这三种活动方式都紧紧围绕着教室实践的中心,因为课程就是发生在教室当中的实践。脱离教室谈课程,脱离实践谈课程,都是纸上谈兵。
二、课程以什么为中心?学!
除了对课程的概念理解上有偏差,在教学实践中,还往往出现一种偏重教,忽视学的现象——“教的课程组织得十分细致、周密、有计划,而与此相反,学的课程的设计却十分薄弱”。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就像教师用课程搭建舞台,自己在上面唱戏,而忽略了学生才是主角。这一点,从我们日常写教案的惯性不就以轻易验证吗?我们习惯写的是如何教,教学的方法、目的和过程,而学生的学,在教案里却鲜有体现。
佐藤学对这种偏重上的失衡做出了批判,他认为,真正所谓的学习,应该包含着这样三种对话:“与作为教育内容的对象世界的接触与对话,是与在此过程中发展的其他学生的或教师的认识的接触与对话,是与新的自我的接触与对话。”这段阐释精确地概括了学习中,学生究竟经历了什么。这与干国祥老师所揭示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非常相近:第一重是落实有效的知识框架,第二重是挖掘知识的魅力,第三重是与生命的对话。佐藤学认为学习中与教育内容、对象的对话,其实就是获取知识本身,与新的自我对话,也正是与生命的对话,唯一有所差异的是,佐藤学将学习过程中的人际交往的实践纳入到第二层,而干老师自始自终以个体为研究中心,但这种挖掘知识的魅力的过程,又往往涉及到同伴、学友的关系。可见,对于学习的认识,本质上是一种对话。
为了实现这三种对话,佐藤学提出的对策,是将”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作为单元来组织起来。而且,在单元组织过程中,摒弃那种以“目标、达成、评价”为模式的所谓“阶梯型课程”,因为这种模式是狭隘、划一的,十分扁平化,而应该采用的是“登山型课程”,即设定作为教学内容核心的主题,学生能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展开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并能相互表现和共享学习的成果。
三、一点反思
读到此处,纵观佐藤学在本书中的主题思路,可以看出,佐藤学极力推崇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原因就在于通过20多年的观摩、走访、实验,他深深地感受到“主体性”神话,将学生的学习割裂为自我与他人,而倡导合作、交往,就是为了打破这种割裂。而在课程上,也是如此,为了打破割裂,作为教师就要努力创设以合作交往为方式的学习,不妨也可以借用佐藤学的“合作型同事”关系,而称之为“合作型同学”关系。
在读佐藤学之前,也曾在自己的英语课堂上实践过合作型的活动,诸如课本剧、采访、美食节等等,活动形式似乎符合佐藤学的理念,然而,在本质上,还欠缺对学生学的关注和辅导,形式胜过了学习本身。其次,也缺乏课程化的概念,这种种的稚嫩,还需要持续的沉淀、思考和累积。
我也似乎能够体会到前言中小林老师的感受,让学生位于前台唱戏,自己退居幕后欣赏,才是为师真正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