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奶奶陪伴的童年真幸福 -

    放暑假了,十二岁的孙子小浩回乡下老家小住。

      早上八点多了,老伴小心翼翼走到孙子床前,轻声细话地说:“小浩啊!快起床吧,天都快九点啦。”孙子一骨碌爬起,睡眼惺松的说,“奶奶,给我做的啥饭?”老伴说“浩啊!是你爱吃的鸡蛋咸儿。”

      中午时分,看动画片正高兴的孙子,被奶奶喊吃饭的声音打断了。小浩一看奶奶端的鸡蛋面条,连声说:“我不吃、我要吃大米炒土豆。”老伴象侍女伺侯小王子一样,“行、行、我这就给小祖宗蒸大米去。”望着老伴无奈的笑容,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儿时的我、、、、、。

    记忆中我的奶奶,中等的个子,驼背着腰,银白色的头发很稀疏。两只小脚裹的尖尖的,奶奶的眼不好,说是瞎了吧,有时也能䁜见些路。时常拄着一根拐棍,没有一颗牙的嘴,总是笑嘻嘻的,让人时常感到她的和蔼与慈祥。

记忆中的奶奶,是那么的和蔼可亲。看到早己成为奶奶的老伴,不由触景生情。

      爷爷早年去世,奶奶寡守着伯父、父亲两个儿子。1946年,伯父毅然参军。部队番号是四十五师一三四团六营,转战南北。一九四九年部队驻防新乡,伯父曾骑战马护送团长家属去河顺。顺便回家一趟,门口老人们说那时侯你伯父可英俊了,高高的个子,回家来骑着两匹战马,肩掛盒子枪。(团长警卫员)奶奶拉着伯父的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什么也不让他走了。伯父说:“娘、我这不是好好的吗?等我回部队给首长说说,就回来啦。”最后还是毅然决然的走了。

    只到一九五四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一只没有伯父消息,突然,县民政局来人把伯父英勇牺牲朝鲜上甘岭战役的恶噩传来,同时把有毛泽东主席署名的光荣证交给了奶奶。(牺牲时任营教导员)自那时以后,奶奶昼夜泣哭,失儿之痛、思儿之心难于言表。在家中的父亲在村担任村干部,整天忙的脚不占家。

看到光荣牺牲证,让我思念并未谋面的伯父,你为了国家、人民、家人献出了你年仅28岁的青春,我永远怀念您。

    我小时侯放学回家,不是找我娘,而是直奔奶奶屋里,奶奶总会问:“江啊!是不是又饿了,说着就从煤火台旁边的小洞里掏出一个圪紧紧、热呼呼的红薯塞给我。”那个年代,那真是上好的零食啊!

    奶奶生活很仔细,从不浪费一粒粮食,掌着全家的大锅,早上米汤煮圪达、红薯。饭后剩余的她都要用那没牙的嘴,吸净红薯、圪达上的米粒,然后焙在煤火周围,以便给我留下零食。

    奶奶特别喜欢我,亲我。可能我是她第一个孙子的缘故吧!

      记得有一次我和邻居的孩子打架,人家找到家里,娘抓住我不问青红皂白就准备打,是奶奶一声令下,“江啊,来奶奶这,我看谁敢给我打他一下。”使我免了一顿皮肉之苦。

    还有一次,娘叫我提着猪食去喂猪,路上不小心把猪食弄洒了。娘一只反闹着,奶奶听见说,“江他娘,孩子还小,又不是他故意的,一直反反啥。”心直口快的我娘回道:“我的孩子我就要管,他不听话都是你惯的。”奶奶很有心,一连十几天都不理我娘。最后还是我娘伏软了,主动先给奶奶赔不是。自此之后,娘再也不敢顶撞奶奶了。

    就这样,奶奶陪着我、惯着我、宠着我。让我慢慢长大了。而她就象一根燃烧待尽的焟烛一样,一天天地衰老,疾病缠绕,体力明显不支了。

是啊!奶奶一直陪着我、惯着我、宠着我,让我慢慢长大了。

    我二十岁那年,身患肝癌晚期的奶奶,己病入膏肓。弥留之际,在床边拉着我的手说:“江啊,你也长大了,奶奶也不用再陪你了。以后千万记住、你可是过去给你大爷了,(过嗣)逢年过节别忘了上坟,你大爷一个人还在国外,记得给他烧香跪头啊!”

      这可能就是她老人家临终最后牵掛的事了。

    .......

    有奶奶陪伴的童年是多么的令人怀念啊!


    2020.2.3初草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