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为王 一个好的摘客

“这是一篇不完全的摘客产品报告。”


如何发现互联网的内容时代来了?

“我是papi酱,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没有看过papi酱的视频,那你也一定听过papi酱的段子,这就是新一代的网红papi酱,从秒拍开始,逐渐将短视频带领进新时代的网红。

360的总裁齐向东主导的新闻团队即将从360公司脱离出来,成立一个新的公司,专注打造新媒体产品“北京时间”;新一代网红Papi酱拿到了1200万人民币投资,罗辑思维公布了其与Papi酱的具体合作,即拍卖Papi酱视频贴片广告一次,并由罗辑思维全程策划监制服务,掀起内容运营的蓝海;爱奇艺《奇葩说2》首播破4000万,更是引领纯网内容进入黄金时代。

互联网正在越来越成为一个内容创业的平台。做好内容,产品才能有市场。


产品定位

正如应用商店所写的介绍那样,摘客是“个性化资讯推荐”软件。摘客的主要功能是阅读,却又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阅读平台,应该说摘客是一个包含了推荐、分享、交流等功能的更加懂你的推荐阅读平台。


需求分析

摘客作为一款深度个性化定制的资讯阅读应用,整合了各大门户网站、博客、论坛的资讯,以杂志式的排版方式进行内容再现。做好内容,满足用户阅读的需求,这是摘客产品的初衷。

用户群体是广大对IT资讯感兴趣的读者。他们需要能够找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获得有趣的阅读体验或者是学习专业知识。


用户真的需要个性化推荐?

网易云音乐的个性化推荐在推荐算法领域风生水起。推荐算法并不能保证推出的东西一定得到该用户的喜爱,但至少能保证推荐出的一些东西一定有用户喜爱的。这其实是一个快速筛选的过程,在互联网阅读碎片化且快节奏的环境下是非常凑效的。

大多数的资讯类产品都有“订阅”的功能,而个性化推荐其实正是订阅的一个隐形形式。所以摘客最主打的部分就是个性化推荐,同样作为摘客产品一个亮点的是热点推荐。


摘客APP首页


与竞争产品的优势?

摘客与网易新闻、新浪新闻的关系应该就像店铺与淘宝的关系。摘客将新闻像商品一样上架对其进行统一格式的整理,分类,最后尽量精确的分发给用户。各类知名网站就是我们商品的货源。

与摘客最相似的两个竞争产品应该是今日头条和推酷。大家都是做内容聚合的平台,且都“不生产内容,只做内容的搬运工”。这个竞争的问题留给摘客的挑战是什么样的呢?

答案是:再做一次有选择的聚合。摘客的重点还是归于“摘”,直接从新闻来源控制质量,再经过每一轮的算法筛选,以留下最精准和优质的文章为目标。相对于今日头条,摘客做更细分的互联网行业和技术资讯;相对于推酷,摘客做更广的领域。


今日头条app首页


推酷市场介绍


摘客的价值在于?

既然作为一个产品就要有价值的体现,而资讯的价值就是摘客的价值。资讯的价值在于传播和学习,摘客作为一个聚合阅读的平台希望给用户正真“干”的东西。未来的摘客有很多可能,可能会侧重发掘展示UGC(用户原创)的内容,或者会借势网红经济的风口再成长?都是摘客作为内容型产品可能在思考的。

更长远来说,资讯本身就是一种商品,所以内容收费未来可能成为趋势,借鉴知乎最新的产品“值乎”。摘客的未来可能走内容收费模式,做高端定制内容需求,其商业模式的想象空间仍然很大。


最后说说这个团队

最后来说说这个产品的制作团队,前端后台一共10个人不到,都是研究型的人才。最开始做的是大数据分析系统,之后也做一些舆情分析,最后发现已经储藏了很多,于是摘客也就诞生了。

因为摘客中的好多技术其实在做旧的项目时都已经有雏形,有些甚至直接是研发人员学位研究课题,正好借摘客的平台付诸实践和尝试,所以摘客也是新思维碰撞的产物。

需要说明的是,产品的更新迭代一直没有停止,摘客也是有很大改进空间的,作为一个用户,最希望的就是web2.0,也就是用户原创内容,在摘客有展示平台就更好了。

最后再说一下,摘客的制作团队是网新恒天的HTA项目组,有兴趣可以来参观交流,可借鉴内容很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049评论 25 709
  •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
    凫水阅读 12,937评论 4 26
  • 儿童节 家庭群每个人发了个红包 爸爸妈妈去看了电影次了饭 生活很丰富 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工作了一年了 去年5.31是...
    角落蜷缩阅读 431评论 0 0
  • 人,都是有向好的心理趋向的。但就像璞玉若想变成美玉,不知要经过多少次身体的剥离、刻刀的削磨,才会显露出透澈...
    玲珑小记阅读 3,75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