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能作为学生代表在这里发言,来此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有的可能只想拿一个文凭,有的是想多学些东西,今天我想借此机会,谈一下我来就读的目的和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前几天,我在惠州参加了一个“世界经济展望”的讲座,是来自香港的一位陈博士讲的课,在惠州酒店环境非常好,空气也很新鲜,开课之前,教室里还放着美妙的音乐,我想这么好的条件一定能学到不少东西吧。可当陈博士一开口,我就感觉有些不安,他讲的是我听不懂的香港普通话,再将PPT讲义翻页到正文时,我就完全蒙了,因为上面全是英文,而且单词还没几个认得的,这一课下来啊,我就一点没弄明白老师在讲的什么?
我想大家有时也会有这种体验,比如在开会时,明明大家讲的都是中国话,可你就是不明白他们在讲些什么,这叫隔行如隔山。为什么会这样呢?虽然佛家说众生平等,但是每个人的学识和能力不一样,一个小学生再聪明也不会明白大学生所作的学术论文报告,这样就会产生沟通上的障碍。所以我觉得学习的第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识,别人懂的语言我也懂,别人懂的理论我也明白,这样怎么可能会有沟通障碍呢。如果我英语很好,或者能听懂粤语,我想在那堂“世界经济展望”的讲座中一定会获益良多!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稿子,题为《知识经济时代下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能不能被录用尚未得知),文中提到说,职业虽然无高低之分,但人按德行的好坏、能力的高低却可分为三六九等,具体如后面的图片。
能力低、德行又差的人叫废才,自然不能为企业所用。那能力高的但德行差的人为什么不能重用呢?这类人叫毒才、能力越大,毒害越大。比如吕布,武艺高强,无人能敌,那刘、关、张三英战吕布也没能捉住他,后又有辕门射戟的绝活,可谓能力超强,当他被曹操捉拿以后,曹操犹豫是否要留用他时,刘备说:“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呼?”这吕布先认丁建阳为义父,投董卓时把丁建阳给杀害了,认董卓为义父后,因争貂蝉,把董卓又杀了,像这等见利色而忘恩义之人,怎么能受到重用呢?所以毒才要限制使用,在可控的风险范围内用其才能,否则对企业,对社会都产生很大的危害。德行好,但能力低的人可将他归于潜才,这时候因没有能力胜任工作,所以叫“潜龙勿用”,这时应当潜心修学,提升自己的能力,就如在读的三好学生,还没有毕业,不具备职业的能力,所以企业暂时也不能用他。
企业能放心用的就是有德有能的人,当德能还较弱时,可叫人材,是好苗子,可培育的对象。随着德能的提升,成长为人才,才可以逐步委以重任。而人财是企业中德高望重者,这类人高度认同企业的价值观,是带领众人前行的动力,将帅之才。
借用《孙子兵法》中对将领的要求来说,在竞争的时候,将领必须通过五个方面的分析,得到详情,来预测胜负的可能性。哪五个方面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道,指君主和民众的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惧怕危险。天,指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地,指地理条件。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指将领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仁爱,勇敢果断,治军严明。法,指组织编制,责权划分,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物资的调配等。
我们在座有的学习工商管理,有的学习金融,不就是要学习上面提到的五个方面,加以合理的应用,打造出高效的团队吗?所以我觉得学习是为了不断提升自己,不仅是才能的提升,更要注意德行的提升,让自己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在此,我祝愿大家通过学习,都能成为企业的人财,财富的财,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