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构:
作者:刘海龙
导言:分为七个部分,对于本书主要研究与书写的内容作了简要地概括,本书所探讨的是中国传播研究者眼中的美国传播研究;以及编写原由:缘起于传播理论课堂的困惑,是对教学中所产生的种种疑问的回答。
正文:分为十一个章节;,围绕着一个主要线索来叙述:悬置已有定论,与主流叙事保持一定距离,从考察传播研究史中被忽略的“灰色地带”入手,发现主流叙事的内在矛盾,解构传播研究史中的宏大叙事。
所有章节主要探讨了三个主题:第一是中国传播研究的起源问题。从第一章到第六章,探讨了几个不同的学派观念以及中国传播研究的早期产生;第二个主题是1978年传播学进入中国后中国学者对西方理论的跨文化解读、想象与改造。第七章到第九章的研究指向一个共同的结论:中国的传播研究者在引进西方理论的过程中绝对不是对西方理论进行简单的移植,而是灵活地对其加以改造以适应国情。然而这种过于迎合现实的改造对于学术研究来说究竟是福是祸,值得进一步探讨;第三个主题是中国传播研究的本土化问题。第十章以中国的受众研究为例,转向研究现实中客观形成的自然型本土化。第十一章提出中国传播研究的本土化不应是单数,而是复数。
后记
阅读感受:
本书以一种反讽的叙事风格去打破传播学主流叙事的统治,去关注“灰色地带”。 “灰”,是相对于主流学术史中所体现的秩序感而言,是那些无法归入传统叙事非“黑”即“白”的分类体系中的“个案”和“特例”,目的是带领我们寻找我们以为是“真实历史”之外的另一种历史可能性。
作者通过研究外国传播历史,落脚于中国传播学如何做的问题上:中国传播学的理论建立和实践,都应该建立在“反思”,要打破神话去认识过去,才能在如今的语境下建设和发展中国的传播学。
作者在书中寻找既有的主流叙事中蕴含的矛盾与缝隙,发现被意识形态掩盖或歪曲的问题,并以此为线索,展现整个话语系统的固有缺陷。他对传播学术史的反思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于传播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